扫货有色和光伏 北向资金底气何在
摘要: 近一周以来,有色金属、光伏是北向资金主力加仓的两大板块,这两大热点也贯穿了四季度的反弹行情。
近一周以来,有色金属、光伏是北向资金主力加仓的两大板块,这两大热点也贯穿了四季度的反弹行情。12月21~25日的这周,北向资金净流入前五的行业分别为电气设备、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有色金属,其中有色金属连续几周上榜;净流入前五大个股则为隆基股份、京东方A、贵州茅台、阳光电源、招商银行,其中两股皆为光伏概念。
相比起QFII,通过陆股通进行布局的北向资金也包括例如对冲基金、国际散户等更短线的资金,更为追逐热点,这在有色等典型周期板块上体现。野村东方国际中国研究主管高挺对第一财经表示,若看得短线一些,2021年一季度,复苏仍将是全球市场的宏观背景,“一季度可战术性加大对可选消费和周期股配置,尤其考虑可选消费中汽车、家电、家居和传媒的机会,以及伴随全球复苏和通胀预期升温带来的对部分周期板块的推动,建议关注油气、铜铝和小品种化工龙头的表现。”
相比之下,资金对光伏产业的追逐则有战略性意义,新能源已成为全球追逐的长期主题,疫情下欧洲、美国等国愈发强调“绿色复苏”,中国更是在9月提出碳中和承诺。早前引发市场热议的高瓴再次出手入股隆基股份就是体现,这已是高瓴近三个月以来买入的第三只光伏股。
尽管有色金属概念在21日受英国病毒变异的影响而一度重挫,但国际资金对2021年全球周期复苏的预期仍高。除了北向资金,就沪深两市主力资金情况而言,在申万所属的28个一级行业中,有9个行业板块主力资金呈现净流入,其中,有色金属、公用事业、化工、采掘、交通运输行业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有色净流入金额分别为41.4亿元。同日,涨停个股主要集中在公用事业、有色金属、机械设备、化工等行业。赣锋锂业当日涨停。
今年以来,国际资金对各板块的布局事实上紧跟经济复苏的步伐。高挺对记者表示,“2020年1~3月,全球处于避险阶段;到了4~8月,虽然市场风险偏好仍较低,但在这个复苏初期,货币驱动市场反弹,于是医药行业等防御性板块在市场避险需求推动下领涨;但到了8~10月,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复工复产顺利驱动国内经济反弹,于是汽车等可选消费行业领涨;到了10~12月,风险偏好持续走升,疫苗的利好消息引爆全球复苏预期,进而驱动周期行业反弹。”
全球实际通胀处于低位,但通胀预期已经暴力反弹。“美国10年期盈亏平衡通胀率目前为1.95%,处于2019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通胀预期从3月的低点反弹了近150个基点,铜价也已从3月的低点上涨75%,达到2013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渣打全球首席策略师罗伯逊告诉记者。
高挺认为,就2020年一季度而言,周期行情仍将主导市场,而且在全球风险偏好复苏的背景下,北向资金有望比今年更快速流入A股。“随着海外疫苗从一季度开始普及,复苏将是2021年全球经济的大背景,再加上中国经济增速在一季度将非常强劲,因此周期行情仍将延续。”
当然,市场也一度担忧实际通胀和核心通胀低迷等风险,但罗伯逊认为,政策刺激的支持以及供给短缺的可能性将对商品构成支撑。“需要关注的风险之一就是供给短缺导致的意外价格上涨,事实上这在今年已经有所体现。”他称,供应方面的限制可能导致更高的运输和原材料成本。
全球资金对于光伏等新能源赛道的追逐则是一个更长期持续的主题。随着2020年下半年全球复苏预期升温,先是汽车等下游行业开始复苏,如今中游、上游等行业都开始发力。
新能源产业链的爆火也是因为全球更关注“绿色主题”,疫情令大家联想到了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黑天鹅”冲击。
就光伏行业而言,野村东方国际先进制造团队分析师张新和对记者称,2011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前期的盲目扩张,整个光伏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多晶硅等产品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从2014年开始,美国、日本和中国开始进入需求驱动时期,作为新能源产业之一的光伏产业,凭着其产业技术的逐渐成熟与进步,市场开始显示出新一轮的新需求。
价格也是关键。德银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熊奕此前对记者提及,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可再生能源价格不断下降,风能与太阳能发电即将达到与传统能源平价的临界点。同时,地域限制、发电稳定性等问题也在逐步得到解决。下一个十年,可再生能源将摆脱对政府补贴的依赖,首次实现商业化运营独立盈利。他预计,至2030年,中国太阳能发电量或将增长十倍以上,而风力发电量也将实现三至四倍的增长,中国超过四分之一的电力供给将由太阳能和风能提供。
在全球光伏景气度延续的背景下,国际机构都加速抢筹。鉴于中国现已发展成为光伏强国,产业链各环节产量在全球市场份额超过65%,并不断引领全球的新技术,因此国际资金也纷纷布局中国相关企业。
张新和表示,由于国内太阳能电池企业规模和产量的迅速扩张,导致对单晶硅片的需求成倍增长,加之中国生产单晶硅有人力成本的优势,国内的单晶硅棒、硅片生产企业不断增多,产能迅猛增长,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太阳能单晶硅片产量最大的国家,原先存在于全球硅片生产规模前十的国外硅片企业全部被国内企业代替。晶硅片专业化公司主要以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为主。单晶硅片国内主要以隆基股份、中环股份、晶龙集团等为主。
同时,为满足全球光伏市场日益高涨的需求,电池片企业通过产能扩张巩固市场占有率,产业继续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专业化的电池片生产开始崛起。2018年全球电池片产能前15家企业产能占到全球总产能的 50.2%,全球产能第一为通威股份,市场份额达到6.7%。
不过,“光伏产业强者恒强、首选行业龙头”仍是国际资本的主要布局逻辑。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若参照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的供给之争会发现,在经历了野蛮生长之后,行业内的寡头效应将逐步显现。动力电池处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中游,上游是矿产资源供应商,下游是整车厂商,上游原材料的供应对于动力电池厂商的成本控制而言至关重要。例如,宁德时代通过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投资,力求补足关键资源供应不足的短板,实现降本增效。
光伏,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