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青睐推高行业估值 德琪医药产品商业化之路待破局
摘要: 11月9日,已通过港交所聆讯的德琪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琪医药”)启动公开招股,拟全球发行1.542亿股H股,发行价区间为15.8至18.08港元,股票代码为06996.HK,预期将于11月20日
11月9日,已通过港交所聆讯的德琪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琪医药”)启动公开招股,拟全球发行1.542亿股H股,发行价区间为15.8至18.08港元,股票代码为06996.HK,预期将于11月20日上市。
据介绍,德琪医药是一家临床阶段专注于创新抗肿瘤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公司的独特性来源于其在行业领先的研发能力,以及开发新抗肿瘤疗法的差异化战略方法。
尽管德琪医药已经开始招股,但是公司目前尚处于持续研发投入状态,尚未推出可销售产品,商业化成为公司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德琪医药上市进展、资金使用以及后续发展等问题,《投资者网》致函公司董秘,但一直未获对方回复。
就商业属性而言,德琪医药所属的生物创新药研发行业属于“高收益、高风险”。因此,大部分生物创新药研发公司未上市前都处于亏损状态。
与这两年申请赴港交所、到内地科创板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一样,德琪医药也未产生任何盈利,近三年更是亏损累计超10亿元。
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德琪医药的收入分别为946.4万、5294.6万和1936.6万元人民币;相应的净亏损分别为 1.46亿、3.24亿和5.38亿元人民币。其中,研发开支分别为 1.16亿、1.16亿和1.70亿元人民币。
国信证券投行业务部执行总经理黄龄仪告诉《投资者网》,“在资本市场,大家更看重的是生物医药公司选择的赛道、研发技术能力和未来的成长空间,而不是现在是否盈利。”
据悉,自2018年港交所推出第18A章,允许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后。截至今年9月底,香港交易所已迎来21家符合18A章规定的医疗健康公司来港上市,集资额达536亿港元。
而内地A股的科创板也不遑多让,自2019年科创板开板以来,截至2020年10月30日,共有185家科创板企业上市,其中,医药生物企业一共有38家,募集资金484.4亿元,行业总市值为8070.2亿元,医药生物板块在科创板中占据23%的市值。
“从资本的角度来看,医药生物具有很高的投资属性。医药行业年初估值约为35倍PE,截至10月底提升至47倍。”西南证券医药生物组首席分析师杜向阳告诉《投资者网》,从供需的角度来看,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慢病患病率增长以及医疗支出的持续增长,也为医药生物行业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
据西南证券撰写的《医药行业2021年投资策略:“双循环”背景下,“创新升级+进口替代”引领医药大时代》分析报告显示,从2003-2013年,慢病患病率提升了1倍。
这份报告称,“在供给端,我们可以看到医药地位在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支出也在不断增长,从我国医疗支出在GDP的比值来看,已经从2003年的4.9%增长至2019年的6.6%。而从全世界来看,发达国家目前的比重在13%左右。”
黄龄仪补充称:“以前我接触的申请上市企业更多是传统类型的,而在这两、三年内申请上市的大多数都是生物医药公司。”
资本到底有多青睐生物医药类企业?从德琪医药的身上可见一斑。
据德琪医药招股书及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4月,全球上市公司500强美国新基(Celgene)入股德琪医药;
2017年8月,德琪医药完成2100万美元A轮融资,由华晨资本、启明创投、泰富资本、泰格投资共同参与投资;
2019年1月,德琪医药获得由博裕资本、方源资本领投,新基、药明康德、启明创投、泰康资本、泰福资本参与投资的1.2亿美元B轮融资;
今年7月完成由富达投资领投的9700万美元C轮融资,此轮同时引入高瓴创投、GIC公司两家机构背书,老股东启明创投、博裕资本继续投资;
也就是说,还未上市德琪医药便融资将近2.6亿美元,用于研发和日常运作。
据悉,德琪医药本次发行又引入了包括富达投资、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贝莱德、博裕资本、高瓴资本、红杉资本等10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约1.79亿美元等值股份,以发行中间价计占发售股份53.25%,并设有6个月禁售期。
在资本的加持下,德琪医药上市后估值有望跻身百亿行列。
据安信证券最新发布的报告称,从估值来看,德琪医药可对标港股同样深度布局血液瘤和实体瘤的生物医药公司诺诚健华(09969.HK,市值152亿)。在自主研发能力和产品进度上,诺诚健华要略优于德琪医药,但考虑到德琪医药引进的核心产品是同类唯一的药物,目前竞争格局良好,并且在大适应症非小细胞肺癌上有布局,因此认为公司的合理市值与诺诚健华接近,在150亿港币左右,短期存在约20%的上涨空间。
杜向阳说,由于疫情和流动性两大核心因素,年初至今申万医药指数上涨48.2%,跑赢沪深300指数约32.5个百分点行业涨幅排行第四。
在资本加持下,德琪医药能否实现商业化显得尤为重要。
招股书显示,德琪医药已建立起一条由12款资产组成的高选择性管线,包括2种后期临床资产、4种早期临床资产和6种临床前资产。同时,还有9项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及5项计划启动的临床试验。
其核心产品为ATG-010和ATG-008,分别从Karyopharm及Celgen授权引进。其中,ATG-010(selinexor)是全球首款用于治疗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的选择性核输出抑制剂(selective inhibitor of nuclear export,SINE),是全球首创的SINE口服抗癌药物。ATG-008是潜在同类首款产品,用于治疗肝细胞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等。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胡兰靛告诉《投资者网》,“肿瘤治疗由于缺乏有效治疗的药物,批准的门槛比较低。新药具体要看看有效人群的比例或者是针对某一类人群有特效。”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19年,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已有101900名,估计将按年复合增长率10.4%增至2024年的167200名,同年估计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147亿元。中国DLBCL市场预计亦会快速增长。2019年,中国DLBCL患者已有199100名,估计将按年复合增长率4.7%增至2024年的25050名,2024年估计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186亿元。
胡兰靛还表示,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也仅仅是完成了第一步而已,后续还要不断进行研发投入。
在招股书中,德琪医药表示,“所募集的10亿元人民币资金中将有5.5亿元用于生产基地二期建设,为扩大MCV2疫苗和MCV4疫苗的产能。”
“从政策层面看,国家是大力支持创新药的推出以及其商业化。”杜向阳对《投资者网》表示,在今年出台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进一步明确了“腾笼换鸟”策略中做减法的方向。通过调出品种来减少医保支出,为临床必需药品、创新药等腾出进入空间。同时,规定一年一次的动态调整,以及创新药的医保准入谈判,可加速创新药进入医保的速度,促进新年放量。
据悉,德琪医药的ATG-010产品最快预期于今年底或明年第一季度在国内提交多发性骨髓瘤三线治疗的上市申请。基于研新药行业的特殊性,资本市场对于生物医药是非常追逐。过去2年在资本的加持下,上市生物医药公司在股价上也得到了很好的市场反馈。但是对于一个企业,资本运作往往只能带来短期的收益,产品的商业化才能让企业持久发展。而从德琪医药已经披露出来的数据来看,真正实现商业化仍有一段距离。
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