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疑点“一箩筐” 龙蟠科技上会准备好了吗?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汽车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而这给很多生产汽车零部件及周边产品的企业带来了快速成长机会,部分成熟企业甚至因此而能够通过IPO登陆A股市场。如新泉股份、兆丰股份等公司就已经通过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汽车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而这给很多生产汽车零部件及周边产品的企业带来了快速成长机会,部分成熟企业甚至因此而能够通过IPO登陆A股市场。如新泉股份、兆丰股份等公司就已经通过了证监会的审核,只待最后的正式发行,而保隆科技、秦安机电等也在积极排队等待中。在诸多排队等待的企业中,赶在2016年最后一个月发布新版招股说明书的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蟠科技”)就是其中的一员。
龙蟠科技是以车用环保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主要产品包括润滑油、发动机冷却液、柴油发动机尾气处理液和车用养护品等。在最新版招股书中,龙蟠科技拟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5200万股,募集使用资金8.02亿元。对于该公司招股书所披露的相关内容,《红周刊》记者在学习后发现,其中有很多让人难以理解之处。
前后矛盾的存货数据
在龙蟠科技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中,其主要产品除了润滑油、柴油发动机尾气处理液、发动机冷却液和车用养护品四大类外,还包括了其他产品,但相较主要产品,其他产品的销售占比是非常低的。以其他产品收入最高的2015年来说,其销售金额虽然有830多万,但仅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的1.02%,而报告期内销售占比最高的2016年(占比1.16%),销售金额也仅有542.38万元。由此来看,在正常逻辑之下,其他产品在各个会计期末的库存原材料以及产成品应该不会太多,否则,被非主要产品占用太多流动资金岂不是得不偿失的行为。
根据龙蟠科技披露的数据,公司主要产品的产销率都很高,大部分产品基本都在90%以上,甚至有的产品产销率都超过100%。以2015年为例,润滑油、柴油发动机尾气处理液、发动机冷却液、车用养护品的产销率就分别高达97.84%、105.27%、97.92%和92.98%,按理来说,如果每年都有如此高的产销率,理论上,公司的存货应该很少才对,但实际上,龙蟠科技报告期内的存货金额分别高达0.90亿元、1.06亿元、1.26亿元和1.75亿元,相对于公司每年数亿元的营业收入,这样的存货金额其实并不算低,特别是相较公司主营收入的波动,金额不断增长的存货对公司资金的占用是不容忽视的。记者在对龙蟠科技披露的相关财务数据进行梳理时发现,其存货金额和其产销量数据之间存在着难以匹配的矛盾。
根据龙蟠科技招股说明书提供的四大产品2015年产销量数据,我们不难核算出其新增存货的数量。同时,在进行四大类产品毛利率分析时,该公司提供了每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据此可以核算出四大类产品新增库存商品金额。记者在核算后发现,根据产销数据核算出的2015年四大类产品新增库存商品金额共计670.81万元。
另外,根据龙蟠科技提供的存货数据,2015年库存商品金额为4553.74万元,另外还有1247.60万元的发出商品,而发出商品只有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才会被结转为销售成本,因此,这两项在2015年期末的金额合计为5801.33万元,考虑到2014年期末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的合计金额为4128.85万元因素,可推算出2015年新增库存商品金额共计1672.49万元。显然,这一数值要比上文通过产销数据核算出的四大类产品670.81万元新增金额高出1000多万元。
当然,这其中不排除有其他产品新增库存的影响,但正如前文分析,其他产品在公司整体营收中占比非常小,相较数亿元总收入占比仅1%、数百万元左右,因此即使有库存新增,其金额也不会有太多,更不可能出现其他产品新增库存超过自己当年销量的情况。因此,这1000多万元差额金额的出现就非常值得怀疑。
如果说公司存货数据是真实的话,那么问题就很可能出现在产销量上,因为当产销量数据被人为增加后,就有可能会导致推算出的新增存货金额减少,进而出现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哪么,龙蟠科技的产销量数据是否真的被动了手脚呢?
与现金流不匹配的主营业务收入
招股书显示,龙蟠科技的产品主要为国内销售,境外销售金额报告期内每年仅有几十万到一百多万元,占比非常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我们先以2015年为例来分析一下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的合理性。
2015年龙蟠科技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共计8.19亿元,此为不含税金额,依据公司披露,其增值税税率为17%,可推算出当年含税的主营业务收入金额应该为9.58亿元。从合并现金流量表数据来看,反映其主营业务收入与情况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仅有7.47亿元,而当年的预收款项有300多万元的减少,这就意味着,该公司当年因为主营业务收入未收到现金而形成的债权应该有2.08亿元左右,这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则意味着当年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的合计新增金额应该与之相差不大。然而实际情况却是,2015年该公司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虽有所增加,但应收票据仅增加了900余万元,应付账款则增加了不到600万元,两项合计金额为1500万元左右,与理论推算的2.08亿元结果仍有将近1.93亿元左右的差额。
当然,在企业的实际经营中,还存在上游企业以承兑汇票支付货款的情况,而企业往往也会将部分承兑汇票背书转让进行原材料的采购,而这部分背书转让的收入在现金流量表中并不能完整体现出来,但也确实属于企业的收入。那么,龙蟠科技是否存在这种情况呢?
从招股说明书披露的信息看,公司确实存在承兑汇票背书转让的情况,而根据其提供的数据,2015年背书或贴现的且在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到期票据金额为5243.33万元,若假设这部分金额全部为背书转让,对冲前述的1.93亿差额,依然有1.41亿元的营业收入“不知所踪”。
同样的方法去推算,2014年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2014年龙蟠科技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为8.61亿元,算上增值税因素,含税收入约为10.07亿元;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52亿元,其中预收款项新增500余万;背书或贴现的且在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到期的票据金额为8540万元,假设这些票据全部能够背书出去,那么也至少应该形成1.75亿元的债权,即与当年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新增金额合计相差不大才合理。
可实际情况却是,当年该公司的应收票据不但没有新增,还有850多万元的减少,而应收账款虽有所新增,但新增金额也不过1600多万,一来一去,两项合计金额总共只新增了750余万元。也就是说,如对冲上述1.75亿债权,还有约1.67亿元的营业收入得不到现金流量表和相关债权的支撑,那么这些巨额的收入又去了哪里?
其实,不仅仅是上述两年,这一异常现象还在龙蟠科技报告期内其他年份中均有所体现,由此基本可以判断,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是不正常的,而这也间接佐证了上文提到的,公司有可能在产销数据上动手脚的怀疑。
毛利率表现异常
如果说产品销量的虚增,使得主营业务收入也出现“虚胖”,那么这也很可能会导致公司产品的毛利率虚高,而龙蟠科技的毛利率表现又究竟如何呢?
在招股说明书中,龙蟠科技选择了德联集团、康普顿、高科石化、舜能润滑4家公司作为同行业进行对比,其中3家为A股上市公司,1家为新三板公司。从对比结果来看,报告期内,4家同行业公司精细化学品毛利率的平均值分别为20.63%、15.49%、19.08%和20.38%,其中2015年毛利率虽然相较2014年有所提升,但截至2016年上半年,其数值依然没有达到2013年的盈利水平。
与行业毛利率平均在2013年创出高点以来且后续几年始终未能突破高点对比,龙蟠科技精细化学品毛利率的变化趋势却在迭创新高。报告期内,龙蟠科技精细化学品毛利率分别为27.51%、29.07%、34.22%和36.27%,毛利率表现不但远高于行业均值,而且一直呈现出不错的增长趋势。除此之外,该公司综合毛利率表现也同样如此。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行业均值分别为19.66%、20.27%、24.44%和24.44%,而龙蟠科技却能够分别达到28.02%、32.22%、35.65%和36.94%,数值和趋势上也均“完爆”同行业公司。由数据对比和前文针对公司销售的分析看,龙蟠科技远高于同行业水平的毛利率表现是存在很大疑点的。
另外,从招股说明书来看,在整个报告期内,龙蟠科技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7.56亿元、8.61亿元、8.19亿元和4.67亿元,从变化趋势上来看,显然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在2015年是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特别是当年其主要产品润滑油的销量由2014年的3.87万吨下降到2015年的3.66万吨,下降幅度达到了5.89%,虽然其他产品销量略有增加,但相较销售额占到了其主营业务收入的6~7成的润滑油而言,其他产品销量的增加显得并不明显。在正常的经营中,在销量和销售额双双出现下降的情况下,企业通常情况下都会出现降价销售现象,以此来促进业绩的增长,而降价也进尔会导致毛利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然而从龙蟠科技披露的数据来看,2015年的毛利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实现了逆向增长。当然,不排除公司为保证自己毛利率增长,完全不顾及自己销量的下降、营收下滑的现实,而保持自己产品销售价格不变或提价的可能,但事实上,招股书同时也披露,在2015年销售中,四大主营产品除了销售占比极低的车用养护品出现一定幅度提价外,其它三个主要产品却出现了不同幅度的降价现象。
由于上文所述的诸多不合理现象,记者致电龙蟠科技进行核实,该公司一位孟姓员工表示,公司董秘出差了,剩下都是基层员工,不方便回答问题,让记者留下联系方式,会有相关负责人处理。截止记者发稿,仍未收到公司的回复。 :
公司,金额,科技,产品,主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