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59家中企IPO 同比下降近六成
摘要: “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中企IPO活动表现平缓,共计59家中企完成IPO,同比下降57.86%;募资规模254.61亿元,同比下降85.64%。”投中信息(835562)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
“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中企IPO活动表现平缓,共计59家中企完成IPO,同比下降57.86%;募资规模254.61亿元,同比下降85.64%。”投中信息(835562)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的最新统计显示,与近两年同期相较,今年第二季度的IPO数量及规模均明显下滑。与上季度相较,二季度IPO数量轻微增长,环比上升37.21%;融资规模则进一步下滑,环比下降29.06%。
具体来看,A股共37家中企IPO,H股共19家中企IPO,美股仅2家中企IPO,澳交所1家中企IPO。其中,主营为交通运输业的中企在港IPO表现良好,中银航空租赁(02588.HK)以融资规模37.07亿元居本季度之首。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今年第二季度全球IPO募资规模达225亿美元,环比翻番,但同比仍下滑56%。对此,投中信息助理分析师王玥瑾对导报记者表示,虽然第二季度全球IPO市场并非特别强劲,但IPO平均回报率达40%,表现良好,这主要得益于中国A股的突出表现。二季度,全球投资回报率最高的5起IPO均来自A股市场,其中,久之洋(300516)以501.4%的高回报率位居榜首。
4企业IPO募资规模逾10亿
虽然二季度全球IPO募资规模同比大幅下滑,但相较于上季度的96亿美元,以及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纪录而言,全球IPO活动已经有所回暖。其中,欧洲IPO规模达106亿美元,占全球整体融资规模的47%,环比上涨202.86%;亚太地区IPO募资规模为69亿美元,环比上涨32.69%;北美IPO募资规模为47亿美元,环比上涨1466.67%。
按交易板块划分,今年二季度共有37家中企于A股上市,其中上交所17家,深交所20家(主板9家,创业板11家);港交所19家,其中港交所主板10家,创业板9家;境外美股上市2家,澳交所上市1家。
从募资规模来看,二季度IPO募资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4家,中国银行旗下公司中银航空租赁(02588.HK)以37.07亿元募资规模位居首位,于港交所主板上市。金融业的第一创业(002797)、建筑建材业的中国核建(601611)分别以23.30亿元、18.22亿元紧随其后,分别于深交所、上交所上市。经营全球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的制造业企业雅迪控股(01585.HK)于港交所上市,募资规模为10.42亿元。不难看出,全球资本市场IPO募资规模10亿元以上的4家企业中,有2家于港交所上市。
根据CVSource的统计,二季度37家中企成功于A股IPO,环比增长54.17%;募资规模171.06亿元,环比增长51.47%。较上季度而言,二季度IPO数量及募资规模均有所回升。
今年第二季度,各细分行业间募资规模差异较大,制造业IPO募资规模以占比37%位居首位,交通运输及金融业分居IPO规模第二、三位。从数量上看,制造业及电信与建筑建材行业位居前两名,其次为IT、金融等行业。
机构退出回报规模同比大降
6月份,仅4家中企于港交所上市,同时有公司因考虑市况波动而暂缓上市,例如拟于6月29日举办上市记者会的瑞慈医疗此前表示,为避免英国脱欧公投造成的波动影响,决定将上市集资近15.5亿元的计划延后。
二季度,在境外IPO的中企共3家,行业覆盖金融业、互联网行业与农林牧渔业。其中两家在美国上市,分别为4月于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银科控股(YIN.NAS-DAQ)和6月于纽交所上市的51Talk(COE.NYSE),IPO募资规模分别为6.56亿元和3.02亿元。另有中国乳业(CDC.ASX)于澳交所上市,募资规模为1.29亿元。
据王玥瑾介绍,13家有VC/PE背景的中企在二季度实现上市,共49家VC/PE机构基金实现退出,合计退出账面回报40.73亿元,环比上涨9.31%;平均退出回报率为1.68倍,环比下降78.07。同比2015年第二季度,退出回报规模大幅下降,平均退出回报率下降33.07%。
值得一提的是,6月27日,新三板分层制度正式实施。制度实施后,多家企业拟转板IPO。截至6月30日,IPO首发申报的800余家公司中,有42家来自新三板。其中,20家来自创新层,其余22家来自基础层。除此之外,已披露上市辅导计划的新三板公司有200余家。
锐财经分析师刘江远对导报记者表示,多家新三板公司选择转战IPO,或由于实行分层制度后,创新层公司需履行更多信息披露义务,并且一些财务标准上的要求接近IPO,但相比之下新三板的活跃度与企业估值均低于主板。因此,部分创新层优质企业便谋划转战A股IPO.
IPO,规模,季度,上市,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