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经销商:短期业绩有弹性,长期价值被低估
摘要: 预计汽车经销商短期受益于供给偏紧,利润具备弹性;中长期来看,消费升级和电动化是并行的趋势,且市场尚未对经销商的渠道价值和ROE变化趋势充分认知,预计创造效率的优质经销商有望在中长期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预计汽车经销商短期受益于供给偏紧,利润具备弹性;中长期来看,消费升级和电动化是并行的趋势,且市场尚未对经销商的渠道价值和ROE变化趋势充分认知,预计创造效率的优质经销商有望在中长期持续扩大市场份额。除此之外,二手车业务未来发展空间大,预计将持续贡献增量收入。在经历估值调整后,当前港股三家经销商的配置价值凸显,我们持续看好中升控股、美东汽车、永达汽车三家龙头经销商的盈利提升能力,预计其渠道价值会在智能电动车时代得到重估。
▍短期:21Q3芯片供给短缺带来新车业务利润弹性,经销商收益。
受芯片供给紧缺影响,12个主流豪华品牌7/8月零售销量分别-8%/-15%。我们预计21Q3豪华品牌销量预计下降15%,库存持续下降。根据CADA统计,2021年8月整体库存系数仅为1.37个月,创下2020年以来的新低。需求持续好于供给,带来价格上升。根据GAIN数据库统计,2021年7月我国乘用车平均折扣率为12.4%,相比2021年4月回收1.2pct。我们预测2021Q3豪华品牌经销商端的新车业务毛利率相比Q2将有1.5-2pcts的提升,这将完全抵消15%左右的销量损失。考虑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Q3新车销售的毛利总额预计逆市上升25%左右。随着马来西亚等地疫情得到控制,汽车芯片供给最差时间已经过去,预计行业Q4的传统销量旺季将迎来环比提升。
▍中期:豪车消费升级和电动化双线并行,创造效率的经销商还会留在智能电动的牌桌上。
过去5年间我国豪车渗透率在以每年1-2pct的速度提升,截至2021年8月,豪华品牌渗透率(国产车)达到13.3%,浙江、江苏、北京、上海等省市豪华车渗透率突破20%,我们预计未来3-5年,豪车消费升级和电动化将是两条并行、共存的趋势。电动化时代,经销商还会继续以“服务”作为产业链分工的关键词,“效率”将是经销商的核心竞争力:
1)售前方面,小鹏、大众、BBA等OEM正在试点新能源车代理的合作方式,传统重资产的4S店正在变为售前售后分离的模式,且代理模式由于不需要承担库存,因此经销商的ROE和现金流会得到边际改善;
2)电动化对售后综合ASP影响有限:售后收入主要分为事故维修、日常养护和质保,其中事故维修的收入、利润贡献较高,智能电动车的事故车维修的ASP有可能小幅提升;日常养护方面,电车单次ASP相比燃油车下降一半以上,但客户黏性和回店比率大明显提升。
综合而言,电动车相比燃油车售后收入稍有下降,但我们预计综合售后和售前,智能电动车时代的经销有可能拥有比传统燃油车时代更好的ROE。
▍中长期:预计中国二手车市场空间为4000万辆,对经销商的贡献或将不低于新车销售。
相比发达国家市场,我国二手车市场的规模仍相对较小:2020年中国二手车总交易量为1434万辆,受疫情影响同比-4%,我国二手车/新车销量比为0.5,这一比例在美国、德国、日本分别约为2.5、2.1和1.5。随着汽车保有量上升、二手车限制政策放松等内外部因素,未来我国二手车/新车销量比将向发达国家逐步靠近,预计中国二手车市场空间在4000万辆以上。2021年是我国二手车发展的大年,一方面2020年交易量基数低,另一方面芯片供应紧缺带来新车供给不足,二手车需求猛增,1-8月二手车交易量同比+40%。在结构方面,目前交易主要以黄牛为主,但是从2020年5月起,二手车增值税从销售额的2%降低至0.5%,经销商得以开展报表内的二手车零售业务。相比个人参与者,经销商的优势在于:1)车源优势,2)资金优势。我们预计未来经销商的二手车业务在毛利中的占比有望提升至20%以上,媲美新车端的利润贡献。
▍风险因素:
豪车消费需求下降;芯片严重紧缺;二手车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
预计经销商短期受益于供给偏紧,利润具备弹性;中长期来看,消费升级和电动化是并行的趋势,且市场尚未对经销商的渠道价值和ROE变化趋势充分认知,预计创造效率的优质经销商有望在中长期持续扩大市场份额。除此之外,二手车业务未来发展空间大,预计将持续贡献增量收入。在经历了市场对于“共同富裕”误解带来的估值调整后,当前港股三家经销商的配置价值凸显,中升控股、美东汽车、永达汽车的估值分别为16/32/8倍2022年PE。我们持续看好三家龙头经销商的盈利提升能力,预计其渠道价值会在智能电动车时代得到重估。
经销商,二手车,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