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上市”搅动谁的神经?
摘要: 近日,中国证监会官网发布了一份《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说明书》。《说明书》显示,“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向中国证监会提交在A股发行股票的申请。据悉,这是该公司2017年
近日,中国证监会官网发布了一份 《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说明书》。《说明书》显示,“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向中国证监会提交在A股发行股票的申请。据悉,这是该公司2017年6月21日首次报送发股申请后,第二次提交申请。“普陀山上市”的消息一出,舆论顿时一片哗然。
中国佛教协会官方网站随即发布文章《谁在将佛教商业化?普陀山上市的忧思》,对佛教圣地普陀山“上市”一事进行严词批判。文章说,此次 “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拟将普陀山景区旅游客运、香品生产销售、旅游商品销售、租赁餐饮等业务打包上市,虽然表面上未涵括寺院等佛教资产,但佛教是普陀山旅游的最大特色和核心资源,佛教寺院、圣迹及观音信仰的感召力,是支撑其上市业务的最重要前提,也是普陀山“上市”的最大“卖点”和“保障”。普陀山“上市”,显然有捆绑“佛教”上市之嫌。
而佛协之外,针对普陀山 “上市”,网络上也是一片质疑之声。在很多人看来,以信仰之名“上市”不啻为整个社会的悲哀。
其实,眼下在舟山境内,以“普陀山”或者“普陀”命名的商业机构并不在少数,但针对这次所谓普陀山“上市”的担忧,也不算是佛教界的庸人自扰。
一个现状是,近年来,佛教“被上市”、“被承包”,借佛敛财等佛教商业化问题饱受社会争议——着名的法门寺景区就曾深陷涉嫌违规借教敛财的丑闻:推出天树、地树供养;在合十舍利塔内供奉佛龛,每尊近两千元;购买佛茶成为结殊胜佛缘的捷径;捐献罗汉像建造的游客还能将名字刻上石碑。无独有偶。早前,北京潭柘寺功德箱事件也遭曝光。寺内一名僧人透露:信众和游客投到“功德箱”里的钱,最后都成了景区的收入。
诚如上述种种,有人曾总结过宗教商业化的“十宗罪”:高价香、随意放生、功德箱成了景区的小金库……不难发现,现实中世俗的商业力量早已通过各种途径侵蚀着宗教。由此,去年11月,国家宗教局、中央宣传部等12部门联合下发了 《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今年2月,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正式施行。新规对症下药,剑指宗教商业化。
再回到普陀山“上市”这个话题上。日前,围绕近段时期的各种声音,作为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舟山市国资委已经表示,将充分考虑各方关切,不以“普陀山”作为股票名称,反对利用宗教商业炒作。
在笔者看来,佛教圣地、旅游景区、当地人的居住地,一直是普陀山的三个身份。这三个身份,有所区别,却又无法完全割裂。之于“上市”,不包括宗教资源也好,不以“普陀山”作为股票名称也罢,终究都无法摆脱一个问题,那就是:当资本力量越来越多地影响到普陀山时,其作为佛教圣地的“纯粹性”将备受考验。
上市,普陀山,旅游,中国证监会,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