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二次分层将给新三板带来哪些机会?
摘要: 近日,新三板第二次对挂牌公司进行分层,共有1393家公司入围创新层挂牌公司。而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终端统计,在1393家入围创新层的挂牌公司中,新进入创新层的企业有774家,符合保层标准的企业有
近日,新三板第二次对挂牌公司进行分层,共有1393家公司入围创新层挂牌公司。而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终端统计,在1393家入围创新层的挂牌公司中,新进入创新层的企业有774家,符合保层标准的企业有619家,另外的321家企业被降到基础层。
对新三板挂牌公司进行分层,这是从去年6月27日起在新三板市场正式实施的一项推动新三板市场发展的新制度。通过分层,将新三板市场分为基础层与创新层,从当时的近8000家公司中挑选出953家公司进入创新层,希望能够以此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创新层的交易中来,从而增加创新层的流动性。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前次分层的效果并不明显,创新层的推出并没有带来流动性的增加。而在流动性问题得不到改善的情况下,创新层的吸引力也大打折扣,部分创新层挂牌公司甚至提出了IPO上市申请,接受企业上市辅导,准备加入到A股市场IPO排队上市的行列当中。
不过,这也印证了那句俗语: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虽然说前次分层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与一系列的创新制度并未如期推出有关,不过也正因为一系列的创新制度没有推出,这也使得市场有了将近一年的观察期,同时也给了进入创新层挂牌的公司一个冷静期。毕竟在第一次分层的时候,市场对创新层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幻想,以致不少企业为了能够到创新层挂牌而在财务指标上做手脚。因此,通过近一年的时间将这些并不符合创新层挂牌条件的公司淘汰出局,实在是一件大好事,也是对投资者负责的一种做法。否则,这300多家降层的公司,就会给创新层带来巨大的杀伤力,投资者的利益也会因此而受到较大的影响。
那么,这第二次分层对于新三板的发展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个人以为,这次分层将会赋予创新层以全新的发展机会,并因此带动整个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可以说,创新层成了新三板市场发展的“关键层”,新三板市场的成败,就看创新层的“脸色”。对于新三板的发展,创新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首先,对于基础层公司来说,创新层就是这些公司奋斗的“小目标”。虽然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中,一些优秀的公司将目标锁定在IPO上,但这样的公司毕竟只是少数。而创新层则是那些在基础层挂牌公司“跳”起来可以摸得着的目标。毕竟对于这些在基础层挂牌的公司来说,经过一两年或者三五年的努力,它们跻身创新层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其次,创新层又是“精选层”的“基础层”,要承担起向“精选层”输送优质公司的使命。因为从“精选层”的设计来说,“精选层”相当于“准创业板”或“准主板”,或者说是新三板市场中的“主板”与“创业板”。这样的设计也是为了新三板市场能够留住优秀公司的缘故。如果没有“精选层”,一些优质公司都转板到A股主板市场或创业板上市,这将大大降低新三板市场的吸引力。而要推出“精选层”就需要“创新层”把基础打牢固,能够源源不断地向“精选层”输送合格的挂牌公司。
其三,创新层要实现承上启下的目标,其本身也需要具有完善的投融资功能。一方面,要让创新层能够成为投资者投资的场所,另一方面是要让创新层成为挂牌公司融资的场所。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创新层挂牌公司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如果不能做到这两点,就很难实现创新层的融资功能。那么,创新层也就很难达到承上启下的效果。而要实现创新层的投融资功能,这就需要新三板一系列创新制度的推出,也即差异化制度的推出,也就是在创新层推出不同于基础层的各种制度。一方面是要让创新层成为投资者的“放心层”。除了财务门槛设置(如2000万元利润指标)之外,还应建立与A股市场对接的信息披露制度、财务审计制度,以及投资者保护制度。另一方面是在创新层成为投资者“放心层”的基础上,要积极引入机构投资者,如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社保资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QFII等。通过引入机构投资者,增加创新层的流动性。只有流动性增加了,挂牌公司的股票价值才能得以体现。这样创新层的投融资功能才能得以体现。
事实上,这样的发展机遇目前正在向创新层靠拢。可以说,目前在新的创新层推行差异化管理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而随着差异化管理制度的推出,创新层将会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不仅将有力地推动“精选层”的推出,而且还会拉动基础层的发展。整个新三板市场的发展也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会。 :
创新,公司,三板,挂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