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的故事:神州专车是一家能赚钱的企业
摘要: 为什么说神州专车未来会是一家能赚钱的企业呢?除了运营效率的提升,逐步实现盈亏平衡外,神州的赚钱逻辑还有两个点可以关注。
这两天,投资过滴滴的朱啸虎又一次对神州专车“发难”,质疑神州专车的财务数据及估值等问题。虽然作为一个专业投资人,跳出来质疑一家企业,有些“不务正业”,但我们这篇文章并不想就此展开讨论。但既然谈到专车的盈利话题,我们就顺势探讨一下。目前来看,不管是C2C模式,还是神州专车所在的B2C模式,都还没有达到盈亏平衡线上,但相比的话,或许B2C的模式距离盈利更近一步。
更愿意相信陆正耀这个“老会计”
作为神州优车(838006)的董事长兼CEO,陆正耀是出了名的精于“算账”的老板。无论是之前的充100送100、充100送50,还是适时推出U+优驾的开放平台,抑或是抛出“B2C是目前最靠谱的专车模式”的论调。看似感性出招的背后,其实每一次,陆正耀都有一套繁琐的数字模型来支持的。这也恰恰是神州专车的商业逻辑。在他看来,算不清的账,也就谈不上商业模式,而所有商业逻辑都是可以用数字算出来的。正因为这一点,陆正耀在内外部都更像一个“老会计”的角色。
有时,这种思维视角并不太符合互联网企业的玩法。通常来说,互联网企业和一把手会将更多精力放到一轮轮的融资上,更追求企业的高成长性和估值的不断抬升,每天需要掰着手指头数账上的现金还够“烧”多久。在这一点上,或许是因为出身问题,陆正耀与互联网企业的老大有很大区别,更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商人。只有账算清楚了,神州专车才会果断出牌,而不是盲目布局。
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于何时能够盈利,陆正耀也有一套清晰的数字游戏。虽然信心满满,外界听起来似乎有些“晦涩难懂”,但在他眼里却是信心满满。“假设全国有1000万用户,每天100万单,打八折的情况下每年收入250亿元,年利润是92亿元,税后是70亿元。“我要的就是特殊场景消费,不是公共交通的替代,在我的数学模型里,只需要4万辆车,每个用户每个月消费三次,这就够了。4月份的时候,盈亏已经基本平衡,无非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所以,当那些针对神州专车财务数据和商业模型的消息冒出来时,我更愿意相信陆正耀这个“老会计”心中有数。
来算一算神州专车的“运营账”
一直以来,专车领域的C2C与B2C模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流派。以神州专车的B2C模式为例,由于是自有的司机和车辆,涉及到司机、车辆的管理,以及更为重度的运营。相比,C2C的模式中,司机与车辆更像是松散的“加盟”关系,仅仅是在派单机制和模式上进行优化,很难对司机和车辆进行深度的运营。但恰恰,外界的一些质疑的声音基本上也集中在运营数据层面。
根据神州专车对外发布的季度财报,每单平均金额从2015年第一季度的52元增长到了今年第二季度的平均78元,每单净收入从11.32元增加到了43.61元,单均成本也从135元降到了今年第二季度的每单55.42元。这意味着单均亏损从2015年第一季度的接近124元,降低到了2016年第二季度的11.81元。放在坐标系中来看的话,收入的曲线与成本曲线是两条逐步接近的两条线,一旦接合在一起的话,也就表明可以持平了。
那么,神州专车是怎么实现单均收入的增长和单均成本的渐进式降低的呢?这就是陆正耀所说的改善成本结构和提升运营效率,他认为这才是专车竞争的“终点”。以单均成本里所占比重较大的单均油费来看,2016年上半年平均每单油费降到了10.90元,去年下半年这一数字还为14.49元。很多人认为,这笔账很难算清,突然降幅这么高,很难让人相信。
其实,从运营角度看,逻辑上也并没有那么复杂。有三个理由可以支持这一点。
一是提升运营效率,降低空驶率。去年底,神州专车上线了GSFO的动态定价系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车联网技术,提升车辆管理和调度效率,让车队运力智能管理,这一系统部署后,车辆调度效率上升了25%,空驶率降低了20%。随着系统持续优化,相信已经进行了不同幅度上的提升;二是神州所有车辆都进行了改造,安装有OBD,可监测司机的开车习惯、驾驶平稳度,司机如果急刹车、急加油,系统就会提醒和警告,还会与收入直接挂钩,这对降低油费也会起到一定作用。三是,通过系统中的订单数据与GPS轨迹自动对比,分析司机无订单的空驶行为,区分为获取订单而进行的有意义的空驶行为和无意义的空驶行为,通过系统内置的自动警示牌发放机制,在产生无意义的空驶时,及时通知司机,减少空驶率。
看起来,只是一个小数字,但实际上,不管是油价的降低,还是空驶率的些许降低,都会带来单均成本上的显著下降。由于神州专车有三万多辆车跑在路上,通过多样化的举措来优化油耗,每个月节省下来的油费可能高达数千万元。相比,C2C的专车模式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车辆并非自有,安装OBD和采集数据的可能性很小,也让车辆和司机的精细化管理难以施展拳脚。
为什么说神州专车是一家能赚钱的企业?
之前,陆正耀就曾表示过,所有的生意模式都可以通过一个财务模型和图表来解释,即使亏损的话,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亏在哪里。尽管神州也会采取补贴的策略,会烧一些钱。但补贴的去向及带来的成效、何时能够盈亏平衡,这是完全可见的。就像当年各家都在疯狂烧钱时,陆正耀就坚定地认为,烧钱的C2C共享经济模式很难持续,早晚会“回归”,所以初期神州不会凑着热闹。这种超前的预见能力同样反映在如何赚钱的问题上。
那么,为什么说神州专车未来会是一家能赚钱的企业呢?除了运营效率的提升,逐步实现盈亏平衡外,神州的赚钱逻辑还有两个点可以关注。
一是人群定位。目前来看,随着专车新政的落地,“网络预约出租车”的定位已经摆明了更接近“高端出租车”的范畴。这不仅要求平台方对车辆与司机进行更严格、更细化的管理和运营,更需要在价格上高于普通出租车。这决定了使用专车的人群为高端商务人群,且对补贴和低价并不敏感。神州专车B2C模式恰恰如此,从高端商务人群上赚钱,显然更符合消费升级的逻辑。
二是,羊毛出在猪身上。这是互联网行业里一个经常谈及的理论,但前提是业务需要协同起来,形成生态。这种协同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租车与专车业务,在车辆共享、车辆采购上可以充分降低成本,实现更高的车辆使用率。又如神州优车涉足汽车电商、汽车金融业务,以租车和专车为流量入口,导入电商、金融、保险、维保等业务,后者也可以产生收入,反哺入口端业务。这是单一的出行服务平台难以具备的优势。
如此来看的话,神州专车颇有点像刘强东的京东集团,几年前遭遇很多人的“唱衰”,并认为京东可能会资金链断裂,但通过布局自主物流仓配业务,并延伸金融服务,京东盈利问题已经迎刃而解。同样的道理,神州专车无论是重度运营模式,还是生态协同的可期,也会走同样的路径。
背后,故事,神州,专车,一家,赚钱,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