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以“三种运算”激发创新创业热力
摘要: 江苏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宿迁市,今年迎来建市20周年。宿迁市用20年时间,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改革先锋的跨越。近年来,宿迁市精算政府权力减法、转型发展加法、创新驱动乘法“三种运算”,持续激发创新创业热力,加
江苏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宿迁市,今年迎来建市20周年。宿迁市用20年时间,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改革先锋的跨越。近年来,宿迁市精算政府权力减法、转型发展加法、创新驱动乘法“三种运算”,持续激发创新创业热力,加快向长三角地区重要新兴城市迈进。
政府权力做减法,以改革释放区域发展活力
1996年7月,国务院批准宿迁市撤县设市,辖宿城区和沭阳、泗阳、泗洪、宿豫4个县。建市以来,宿迁市始终把改革作为释放区域发展整体活力的第一动力,举全市之力奏响改革最强音,并成为江苏省唯一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市、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市。
政府权力做减法,关键以“简政放权”换取市场发展活力。近年来,宿迁市推进行政审批制度、资格资质去行政化、非行政许可事项清理等各项改革,破除制约经济发展活力的“隐形门槛”。宿迁市探索“并联+串联”等审批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展资格资质去行政化改革,569项“两资”项目仅保留涉及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类项目53个,放开率达90.7%,市场主体参与率提高到65%。
宿迁市委书记魏国强说,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宿迁市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民生导向,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重点围绕经济体制、农业农村、社会事业“三大领域”,每年都编排一批重点改革事项,聚力攻坚突破,切实破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
截至目前,宿迁市承担了10项国家级改革试点任务和18项省级改革试点任务,先后召开了15次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改革文件50余份,审议通过《宿迁市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等重点改革方案,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宿迁市积极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宿迁市区和三县商事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由199项压减到7项。先后推进“先照后证”、“四证一体”、“三证合一”改革,率先在全国试点“一证一号”改革。改革后,市场活力获得有效激发,全市月均新增私营企业1460户、新增资金38.08亿元,较改革前分别增长36.5%、112.57%。
宿迁市不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改革全面推行,580余万亩农村土地实现“确实权、颁铁证”。全市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四荒”使用权、林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等十类农村产权累计交易2855笔,交易金额19.85亿元。同时,该市还率先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与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全市“两权”抵押贷款累计达到8861笔、14.52亿元,贷款发放总额居江苏全省第一。
转型发展做加法,以工业兴市实现后发赶超
不沿江不靠海、两湖夹地、远离国家级综合运输通道,宿迁市一度被称为江苏经济的“洼地”。何以让这座年轻的内陆城市实现洼地崛起?
“宿迁市的经济总量小,就小在工业上,经济发展落后,就落后在工业上。工业兴则全市兴,工业强则全市强,工业活则全盘活。从建市之初,宿迁市就将工业兴市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方略,把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作为后发赶超的生命线。”魏国强说。
宿迁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意见》,将“工业兴市,产业强市”作为发展第一方略。宿迁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主攻点在增量的集聚,着力点在存量的转型升级,突破点在新增长极的挖掘培育,突出特色产业集群化、产业布局差异化、产业结构高端化,产业招引国际化、产业发展绿色化。
特色产业集群化。宿迁市着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重点打造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机电装备、家具制造四大特色产业,推进智能家电、绿色建材、功能材料、智能电网四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格力电器等总投资超百亿元的13个智能家电龙头项目相继落户宿迁市。2015年,全市四大特色产业、四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营收2150亿元和370亿元。
产业布局差异化。立足全市资源特色,宿迁市科学布局产业区位,深挖错位发展优势,坚持分类引导集聚发展,明确市域“4+4”和县区“2+1”的产业布局,且各县区产业各有特色亮点。
产业结构高端化。宿迁市以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契机,坚持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鼓励以技术换代、机器换人、网络换市、政策换智转换发展动能,助推产业结构迈向高端。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524.2亿元,占比升至19.7%,设备投资、技改投资增速超工业投资,新增省级企业研发机构61家。
产业招引国际化。宿迁市坚持外引与内联相结合,拓展产业招引的国际视野,抢抓“一带一路”、江苏沿海开发等战略机遇,全面打开以德国为主的对欧招商局面。去年9月,该市在德国举办中国宿迁市(德国)经贸合作论坛,成功招引德国革创绿色建材、德国革创分散式污水处理等项目纷纷落户。当年该市新批外资项目平均投资额达3383万美元,增长72%。
产业发展绿色化。追逐绿色发展,宿迁市重点选择在存量企业的绿色化上破题,在增量企业的绿色化上施策,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互联网经济,以高端的绿色增量稀释低端的灰色存量。
为解决企业规模不大、带动力不强、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宿迁市自2015年开始大力实施“511”工程,即支持全市开票销售500强企业发展,三年实施投资超千万元技改项目企业1000户,三年累计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00户。同时,重点开展兼并重组、技术改造、股改上市、规模发展四项行动,鼓励企业合纵连横优化产业要素配置,借力资本市场破解融资难题,实现转型发展。
截至去年底,宿迁市完成兼并重组企业59家;累计启动股改企业41家,完成股改企业21户,江苏中科君达物联网等7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300个纳入“511”工程的超千万元技术改造项目,累计完成技改投资177.9亿元,申请专利逾500项,开发新产品、新技术318个,提高产品附加值近120亿元。
目前,宿迁市三次产业结构由建市初的47.7:30.8:21.5调整到12.3:48.5:39.2,实现了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的转型跨越。在英国经济学人智库《2015年中国新兴城市报告》中,宿迁市位列全国地级市第5名。
创新驱动做乘法,培植经济发展新能级
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把握发展的关键因素?宿迁市给出的答案是,坚持创新驱动做“乘法”,放大创新投入的乘数效应。
早在2012年9月,宿迁市在全国即以率先推出科技“创新券”制度,把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由事后奖励转变为事前引导、由重点企业为主转变为各类主体共享、由政府财政“单枪匹马”转为多元投入“集团作战”,强化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截至目前,宿迁市累计受益企业1092家,全市R&D支出占GDP比重逐年攀升,2015年达1.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去年达545.53亿元,比上年增长33.2%;今年新获批省级重大科技项目成果转化5项,居苏北第一、全省第八。
近年来,网络经济呈爆发增长态势。宿迁市准确把握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机遇,乘借互联网创新创业浪潮,以市场之手充分挖掘发展的内生活力。
为突破观念束缚,点燃民众创业热情,宿迁市在全市推出“百千万”网络创业培训计划,向民众普及网络创业知识,激发创业活力。2015年,全市净增返乡创业者4.65万人、为2014年的3倍多,带动就业达31万人;泗阳县、泗洪县、宿城区成功入选全国首批90个返乡创业试点地区。
为提高创业成功率,宿迁市构建市、县、乡、村四级众创空间。截至2015年底,宿迁市已建成1.4万平方米的市网络创业中心,各县也已建立9个网络创业园区、7个网络创业孵化基地和18个网络创业示范村。
为发挥当地特色产业优势,宿迁市积极探索“一村一品一店”模式。以一村培育一品,一品作响一店,一店致富一片的新业态,找准农村网络创业的发力点。目前,全市共有农产品网点2.8万个,“触网”农产品4600余种,全国淘宝镇4个、淘宝村26个,省级电商村11个,网络创业及从业人员超33万人。
宿迁市还持续优化当地的创业生态,大力培育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农村能人“四大主体”,推动小网店、小工厂、小农场、小物流、小服务“五小创业”,并提供项目推介、平台建设、技术引导、资金扶持、政府帮办、法律援助“六项服务”。随着创业环境的持续优化,当地网络创业蔚然成风。
2015年,宿迁市共实现电商交易额460亿元,比上年增长74.9%,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
宿迁市,改革,创业,发展,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