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新三板的发展
摘要: 从2013年6月国务院决定将新三板扩容至全国范围到如今,不到两年时间里,新三板表现出显著的“成长性”,也夹杂成长期带来的不稳定性。挂牌企业数从100多家到超过2400家,总市值接近1.2万亿元;随着标
从2013年6月国务院决定将新三板扩容至全国范围到如今,不到两年时间里,新三板表现出显著的“成长性”,也夹杂成长期带来的不稳定性。挂牌企业数从100多家到超过2400家,总市值接近1.2万亿元;随着标的股票数量增长,成交也活跃起来,4月7日创下最高日成交52.32亿元,其中做市成交35.73亿元,三板成指2134点三个新纪录,三板做市指数则是在清明节假期前的4月3日达到2504的高点。尽管4月的大部分时间指数和成交额均出现回调和震荡,但2015年以来累计成交达到740亿元,其中435亿元为做市成交,过去成交清淡的局面得到大大改观。
新三板交易方式还未引入连续竞价方式,目前分协议交易或做市交易两种。做市交易通过两家以上做市商持续双向报价来改善股票的流动性,做市交易比协议交易更市场化,因而更受市场关注。今年3月以来,做市股票上旬呈现普涨行情,盘面泛红,可谓红多绿罕;中旬开始出现盘整并下跌,然仅维持3天;从3月16日开始,持续半个月的新一轮上涨行情开始显现。但清明节假期后,三板成指、三板做市两只指数开始下行,到4月28日,三板成指下探至1692.55的低点;5月上半月基本在1700点附近徘徊;三板做市也在4月28日一度下跌至1815点;5月上半月基本在2000点以下活动。但由于两只指数均以2014年年末为1000基点,因而新三板在2015年仍然表现为上涨行情。
从2015年行情看,317只做市股票中只有18只股票下跌,多达299只股票上涨;有15只股票上涨幅度超过10倍。从今年业绩来看,新三板仍有价值洼地之市场声势。
新三板定位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运作的主阵地,既是非上市公众公司的诞生所,也是创新型企业的大熔炉。从长期看,新三板量价齐升凸显千万中小企业的后备支撑,也昭示全面深化改革红利下创新创业的活力释放。从资本市场需求侧来看,则意味着愈来愈多的投资者看多中小企业的未来,着手建仓。
从今年市场发展看,新三板既有投资洼地之形,也兼高风险场之貌。从前者说,不断增长的挂牌和做市股票为新三板增添价值发现题材,新三板无疑是最具活力与变数的新型成长性市场;从后者来看,中小企业固有的高风险性以及盘小易炒、无涨跌停板限制等特征决定了新三板高风险的指征。
新三板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中小企业和新三板自身。应该说,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新三板,最显著的优势在于成长性与创新性。对于企业来说,在细分领域做到技术领先或商业模式前瞻是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主要表征,价值发现会随着交易活跃而实现;对于新三板来说,有效的交易制度对资本市场供需双方都具有吸引力,交易清淡的局面正被突破。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凸显,但受益于混合所有制、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等改革方向的明朗和“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鼓励投资等政策措施的落地,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在产业政策扶持、税收政策优惠、信贷政策倾斜、人才政策支撑等多重利好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导向下,更多具备竞争力的中小微企业会被价值发现和重估。市场整体方面,连续竞价条件、分层转板机制、投资者新适当性标准都在酝酿变革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三板两个指数将为开发指数类产品和衍生品创造基础,关于整体市场套利、对冲机制也会趋于完备。可以说,新三板在机制设计上愈发前瞻,可比肩主板市场,股转系统大有为不同层次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做中国版纳斯达克市场的征兆和架势。
做市交易制度是改善流动性的折中性安排,因为股权高度集中、信息高度不对称的标的股票是不宜采用竞价交易制度的,因为那不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引入做市商既是发挥做市商专业估值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也是发挥做市商的市场筛选作用,只有两家以上做市商愿意报价的股票才可做市交易(当然,做市商队伍应该是开放的和竞争的)。从当前2400多家挂牌企业和约320只做市交易股票来看,做市企业更多分布于成长性行业或具有细分领域的竞争优势。从做市效果来看,做市股票的交易额、换手率得到明显提升,做市股票的平均成交额、平均换手率均比协议转让有约十倍左右的显著提升。随着做市交易的不断活跃和流动性持续改善,特别是未来更多投资者进入新三板,做市股票的流动性溢价及价值发现会得以充分实现。
新三板的发展实际上契合了互联网时代下普通感和平等观的变化特征。小企业与大集团的差距在于过去,而不是未来。小微企业可以通过成长性摇篮,借助成长性机制来实现成长梦想,做到这一点,那就说明多层次资本市场在创业创新扶助、开放公平和自我发展、自我更新方面是有效的。
三板,股票,交易,市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