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骥跃:无风险打新本身并不合理 新股破发是必然事件
摘要: 破发将至,新股要怎么打?作者|王骥跃来源|刺客财经观察多只新股距离破发仅一步之遥11月1日,科创板第41只新股宝兰德上市,开盘价99元,较发行价79.3元上涨24.84%,收盘于100.2元,收盘涨幅
破发将至,新股要怎么打?
作者 | 王骥跃
来源 | 刺客财经观察
多只新股距离破发仅一步之遥
11月1日,科创板第41只新股【宝兰德(688058)、股吧】上市,开盘价99元,较发行价79.3元上涨24.84%,收盘于100.2元,收盘涨幅26.36%,日换手率74.69%。
前一日上市的【杰普特(688025)、股吧】,发行价43.86元,上市首日冲高回落收盘还涨了33.74%,但次日就大幅下跌,最低48.13元,距离破发已经不足10%;
之前的【传音控股(688036)、股吧】,发行价35.15元,首日开盘价53元,涨幅略超50%,随后一路下跌,最低到了40.55元,仅较发行价高出15.36%,一个跌停就破发了。
首批上市的【天准科技(688003)、股吧】,发行价25.5元,上市后一路上涨到了72.5元,当随后也是持续下跌,最低到了27.91元,仅较发行价高出9.45%,随时可能跌破发行价。
科创板之外,也有两只新股引起了市场关注:
渝农商行,发行价7.36元,上市当天没封住涨停,成为2014年恢复新股发行以来首家没有首日涨停的公司,上市次日跌停,第三日再跌跌到7.66元,距离破发只差0.3元。以银行业普遍破净以及渝农商行在H股的市价来看,破发是时间问题,是必然会出现的事情。
麒盛科技,发行价44.66元,上市首日大涨后连续两个跌停,11月1日开盘48.03元,距离发行价也并不遥远了。
自2012年出现破发之后,7年来首度新股上市破发已经为期不远了,新股不败神话即将打破。
如何看待新股破发?
1、新股破发损害的只是打新者的利益,其他市场参与者反而是受益者
新股破发,就是市价跌破了发行价,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发行价高了,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不再愿意去接盘了,就出现破发了。
其实新股上市后过段时间破发的情况,在过去几年间也曾经出现过,并非自2012年之后就没有过的情形。上市后过段时间新股破发,参与打新的投资者并没有什么损失,正常换手率下,到破发的时候打新的投资者早已获利了结了。即便是着名的中石油,受损失的是48元上市最高价以及之后一路下跌过程中不断冲进去试图抄底的投资者,而中石油上市5个月后才跌破发行价16.7元,所有参与中石油打新的投资者均有充足时间安然退出。
只有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损失的是参与打新的投资者。而参与打新的投资者有两类,一类是新股发行价的助推者——网下询价对象,一类是新股发行价的接受者——网上打新者。
从新股价格形成规则与机制上看,新股发行价是网下询价对象报出来的价格,既然有人愿意高价买入,卖出方没有理由不按这个价卖出,所以网下询价对象因打新而亏钱,不值得任何同情!
跟风买入的网上打新者,看似新股破发的最大受害者,发行价的形成与其没有任何关系,但却承担了新股破发的损失风险。然而,并没有人强迫或诱导投资者参与网上打新,之所以大量投资者参与打新,完全是去追求无风险收益,反正中了新股就相当于中奖,还是中了之后才付“彩票”钱,为何不去打新呢?给网上打新者带来损失的,一方面是发行价可能定高了,但更大的因素是新股不败带来的幻觉,是新股发行非市场化带来的恶果。如果投资者预期打新是可能亏损的,就不会有那么多投资者参与打新,也不会有那么多投资者面临新股破发风险。
除了参与打新的网上网下投资者们,新股破发对其他各方参与者并不是坏事:发行人拿到了更多的资金,破发后接盘的二级市场投资者拿到了更便宜的股票。反过来,上市后一路上涨连续涨停直到打开涨停板后再一路下跌,除了打新的投资者们获利,对其他各方反而都是不利的:发行人发了同样比例的股票却少拿了很多资金,接盘的二级市场投资者拿到了远高于发行价的股票,并承受下跌风险。
2、新股破发是市场化的必经之路
新股破发甚至破发潮的出现,给网下询价对象带来的损失,也就必然导致网下询价对象报价开始谨慎,询价对象压低了发行价之后,新股也就不再破发了。这就是市场规律起作用的体现。
在市场机制下,新股破发意味着后续新股发行价会被压低,从而带来新股上市后上涨;而新股持续不破发,也会带来新股价格水涨船高,直到破发压力再现出现破发。
非科创板23倍市盈率发行并非市场化,但在二级市场调整以及新股发行节奏加快的情况下已然快出现破发了,限制发行价并不能解决破发问题。
科创板不限23倍市盈率发行了,但新股脉冲式供应下,依然总体上供不应求,没了23倍的限制,在新股不败的刺激下,主承销商投价报告的锚效应已经到了极致,个别公司的询价有效区间只有1分钱的差距,差不多是卖方要啥价买方都愿意给的程度。
只有破发出现了,买方才会真正去考虑新股的投资价值,真正研究新股定价,而不是贴个新股标签就无脑买入,什么估值模型都不重要,拿到筹码才是最重要的!
3、新股首日破发并不可怕,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破发潮
新股上市首日出现破发,是市场的正常状态,并不可怕。
在2009年新股启动市场化发行机制后,次年5月开始出现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情形,从“中签如中奖”变成了“中签如中刀”。而2010年6月的新股发行市盈率随之大幅下降,6月新股平均市盈率较5月下降了22.5%。市场的调节机制并未失效。
2011年与2012年也出现过多次破发潮,破发几乎已经成为市场常态。随之而来的是2012年度的新股发行平均市盈率下降到了30倍左右,较2010年平均市盈率接近70倍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先后有八菱科技、朗玛信息、海达股份因询价对象不足20家而中止。
新股破发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相信市场调节机制,敬畏市场,不用人为干涉市场自己会解决掉这问题。
从境外市场看,无论是纽交所、纳斯达克还是港交所,新股上市破发也是非常常见的事情。2018年港交所甚至出现了新经济股票连续破发的情形,有小米上市后破发持续走低股价较发行价腰斩的情形,也有美团上市破发后走出深V创出历史新高成为中国第三大互联网企业的情形。
投资者应该关注的是公司本身的股票价值,而不应关注是否是新股以及是否会破发。
4、无风险打新本身并不合理,新股破发是必然事件
新股出现破发才是正常的事,新股不败无风险收益长期存在才是不正常的事。扭曲的机制造成了扭曲的结果,反而让市场参与者将不正常视为正常。打破新股不败,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才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措施。
有公司被市场挑中而追捧,有公司无人问津甚至被市场拒之门外,这本是市场常态。存量市场上,茅台、万科等公司一直是市场焦点,也有大量公司日成交额仅百余万元,还有公司跌破了面值被市场淘汰而退市。存量市场可以这样,新股市场为何就不可以?没有这个道理!
新股破发后还能打新股吗?
即便新股出现破发了,也并不会所有新股都破发,正常情况下新股破发概率不会超过30%,虽然无风险收益可能不存在了,但整体概率上打新还是能赚钱的。所以即使出现破发了,新股也还是可以打的,只是要有所挑选罢了。
当破发情形甚至破发潮出现,意味着闭眼打新阶段已经结束了,中签可能变成中刀而不是中奖了,投资者有必要睁大眼睛,认真研究公司招股书及信披材料了。
随着破发出现,部分打新资金必然会离场,发行价下调后中签率和收益率反而可能提高,坚持打新的投资者可能还会收到意外红包。
当打新资金离场,意味着为了打新而存在的仓位可能会有所松动了,市场也有可能进一步调整。
结语
新股不败神话必然会被打破,破发是新股市场化发行的必然结果与必经之路,市场与监管当理性看待,坚守住“敬畏市场”的理念,坚持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如果破发出现就停发IPO或者出手干涉发行价,则市场又会转向与监管政策的博弈中,市场基础制度改革的成功也必将遥遥无期!
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