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专题:必须尽快建立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相协调的统一管理体制
摘要: 15年6月以来的金融风险事件和资产价格泡沫加剧了构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相协调体制”的迫切性,若4季度金融工作会议上监管体制改革破冰,则有助于金融市场中长期健康发展。
市场往往将资产“泡沫”问题全归咎于货币宽松,却忽视了背后“一行三会”分业监管体制下存在的弊端: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分离下,容易干扰宏观调控效果,而分业监管也难以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
14年以来,股票、债券、商品、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轮番上涨,近期一二线城市飙升的房价更是引发舆论热议。在分析原因时,除了实体投资回报低下外,市场往往将问题归咎于14年以来货币政策的宽松,却忽视了背后“一行三会”分业监管体制下存在的弊端:
1)干扰宏观调控效果:在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分离下,前者的“顺周期性”与后者的“逆周期性”容易产生冲突,干扰和削弱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效果。由于货币政策仅仅负责总量调控,无法决定流动性的去向,若没有监管的有效配合,调控目标难以实现。
2)难以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当前体制下各监管部门出于行业发展考虑,事前容易产生监管竞争;而在混业经营趋势下,分业监管容易形成监管空白和信息分割,对风险难以及时监测;事后单个行业的监管措施容易引发连锁反应,诱发潜在的系统性风险;最终不得不由央行发挥最后贷款人救助作用,对货币政策效果形成干扰。
15年6月以来的金融风险事件和资产价格泡沫加剧了构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相协调体制”的迫切性,若4季度金融工作会议上监管体制改革破冰,则有助于金融市场中长期健康发展。
改革“一行三会”监管体制的讨论由来已久,但15年6月以来的各类风险事件和16年的房地产价格飙升加剧了改革的迫切性。目前市场提出了“大合并”、“一行一委”等多个改革提案,我们认为改革并非是表面机构的合并,而是在资金“脱实入虚”和风险事件频发的现实要求下,必须尽快建立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相协调的统一管理体制。
从时间窗口看,我们认为4季度可能召开的第5次金融工作会议有望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提供契机。首先前4次金融工作会议都为下一阶段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定下基调,例如当前的分业监管体系就是在前2次会议上确定的。其次,此前公布的“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改革金融监管框架”,顶层设计下亟需改革方案的进一步明确,而金融工作会议正是一个良好契机。若未来金融工作会议监管体制方面有所突破,那么有助于提升市场的改革预期,长期来看也有助于提高宏观调控的效果,促进资金的“脱虚向实”。
从海外经验看,金融危机之后英美等国意识到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存在的内在统一性,均不同程度地提升了央行的金融监管职能,向“宏观审慎+微观审慎”相协调的统一监管模式靠近。
通过研究英美等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的变革历程,我们主要发现几个特点:
1)08年金融危机之前,随着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英美等国逐渐从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转变。例如英国的金融服务局监管证券、银行以及保险业,美联储监管美国主要的金融控股公司,韩国设立金融监督委员会负责金融监管等。
2)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向“宏观审慎+微观审慎”相协调的统一监管模式靠近,并不同程度地提升央行的金融监管职能。金融危机之后,欧美主要国家意识到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存在的内在统一性,有效的金融监管能够保证货币政策传导的顺畅,因此纷纷提升了央行的金融监管职能,如英国的监管机构以英格兰银行为核心,美联储负责监管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全部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韩国银行被赋予金融稳定职责等等。
策略,专题,必须,尽快,建立,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协调,统一,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