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策略研究心得:直面“被清零”,走出“舒适区”!
摘要: 马上进入9月,我们广发策略团队再次踏上了新财富评选的征程,我想谈谈个人这七年来做策略的一些心得:一、要问这七年里我个人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那就是:每当你觉得做起来很舒服的时候,往往接下来就该倒霉了!1
马上进入9月,我们广发策略团队再次踏上了新财富评选的征程,我想谈谈个人这七年来做策略的一些心得:
一、要问这七年里我个人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那就是:每当你觉得做起来很舒服的时候,往往接下来就该倒霉了!
1、2009-2012年我们做得“舒服”是在于用周期理论和“投资时钟”能够很好的解释市场。2012年转战广发之后,当时我们基于“量价齐跌”的周期环境而看空市场,并且推荐了白电、电力这样一些成本敏感型的行业,最终都得到市场验证。
2、但从2013年到2014年上半年,却过得很“倒霉”——基于盈利趋势判断市场的方法屡屡失效。我们在2012年底就判断A股2013年盈利改善、2014年盈利恶化。在这个重要假设下,我们在2013年5月发布报告《全面反击》而看多,又在2014年5月发布报告《财报敲响警钟》转向看空——结果市场最终走势和我们的预判完全相反。
3、2014年四季度到2015年上半年我们做得“舒服”是在于用流动性理论和“泡沫”特征能够很好地解释市场。踏空2014年三季度行情之后,我们在2014年9月发布报告《确实是很高明的一步棋》转向乐观,又在2014年10月26日发布报告《谁能接棒军工》,在底部独家推荐了券商股,到2015年上半年还连续发布了多篇讲“泡沫”的报告,都大受欢迎。
4、但2015年下半年我们就又开始“倒霉”了——面对连续两次“股灾”我们都是那么的麻木、没有一丝抵抗。在2015年上半年有这么一句话很流行:“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而我们就把当时股市的泡沫化上涨看成是“大势”,并相信任何和“大势”作对的因素最终都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压得粉碎。因此,当6月监管层开始查股票配资的时候,我们是麻木的;当“811”汇改带来人民币贬值的时候,我们还是麻木的,最终被两次“股灾”打得面目全非。
我们,2014,市场,发布,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