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储制度改革 期货市场迎来历史机遇期
摘要: 玉米作为目前国内种植面积最大的单一农作物以及粮食领域产业链最长的品种,其政策调整、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影响将是深刻的,这要求在推动玉米产业市场化发展、保护农民利益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三者之间做好工作。今年东
玉米作为目前国内种植面积最大的单一农作物以及粮食领域产业链最长的品种,其政策调整、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影响将是深刻的,这要求在推动玉米产业市场化发展、保护农民利益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三者之间做好工作。今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这标志着实施了长达8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9月13日召开的第九届中国玉米产业大会上,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分析预测部处长李喜贵表示,临储玉米收购2011年之前的成功运行得益于供求关系偏紧和玉米价格上涨;临储政策非常有效地实现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农民增收等政策目标,但2012年以后,临储政策调整过于僵化,导致政策走偏,“三高”严重。
他指出,2016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三个核心要求是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和保障农民合理收益,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一方面,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入市收购;另一方面,综合农民合理收益,财政承受能力、产业链等发展因素,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机制。他认为,为推动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应该积极采取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补贴深加工、信贷支持、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合理消化库存等综合性措施。
李喜贵认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可以实现“四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发挥市场在配置粮食中的作用,引导生产者按照市场需求来调整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实现藏粮于技,藏粮于地;二是有利于发挥主产区玉米资源优势,降低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扩大玉米加工转化和下游产品消费需求;三是有利于减少玉米进口,促进国内粮食供求总量平衡;四是对生产者实行相对固定的定额补贴,有利于从长远上保护粮农利益和积极性。
他表示,玉米市场将逐步发展成为按照价格规律运行的市场,发挥价格调节作用,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企业将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应充分发挥玉米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功能,引导玉米现货市场发展。
“临储政策改革是玉米市场化的重要信号,政策的改革对期货市场的发展非常重要;期货市场是体现市场机制的场所,期货市场自身发展对玉米市场培育起到良好作用。大商所在规则的创新方面这两年做了很多工作,目前实施的是玉米集团仓库,正在研究下一步实施集团仓单,玉米有望可以实现全国交割。”大商所副总经理魏振祥在9月12日永安期货同期召开的玉米产业风险管理论坛上表示。
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市场化的玉米价格波动将较以往剧烈,产业十分需要对冲风险的工具,这实际上给玉米期货市场带来了历史机遇。
与会嘉宾认为,第一、大的结构上玉米总体供大于求。第二、在新粮上市之际,农民卖粮的压力是非常大,今年的贸易企业和原料的用户要做好远期的风险管理,明年3、4月份很关键。第三、从期货交易的角度,看好玉米和淀粉的价差缩小。第五、国家保护农民利益方面,更倾向于补贴政策。第六、期货的盘面来看,最近淀粉增仓比较多分歧也较大,大商所C1701月期货多头未向远月移仓,说明对远月兴趣不大或观望。李喜贵认为,玉米价格在几年内都会处于下行通道,预测市场会面临更多波动和不确定性。
浙商期货总经理胡军在会上表示,玉米产业可以借用场外期权进一步优化套保策略。她表示,除了期货,也可借用场外期权进一步优化自己的套保策略,制定符合企业及产品特点的的个性化产品。此外,场外市场的发展也能对期货价格形成更好的、综合性的“解释”,利于价格发现功能发挥。
玉米,政策,市场,发展,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