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万亿盛宴大幕开启 推荐22股
摘要: 中国与周边国家领海争端剑拔弩张,其中尤以南海问题和东海钓鱼岛问题最为突出。南海问题涉及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多方利益冲突,也受到美国的高度关注和干预。
【行业研究】军工:万亿盛宴大幕开启
【公司研究】中航电子:航电龙头,腾飞!
中航飞机:军用大飞机王者蓄势待发
中直股份:军用直升机 “大时代” 来临
军工:万亿盛宴大幕开启
一、国际局势与战略演变:大势所趋,扞卫权益由近海迈向远洋
中国与周边国家领海争端剑拔弩张,其中尤以南海问题和东海钓鱼岛问题最为突出。南海问题涉及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多方利益冲突,也受到美国的高度关注和干预。钓鱼岛问题悬而不决,中日双方就主权归属与划界、海底油气资源等问题反复拉锯,紧张对峙状态或将持续。
近年来中国海外权益日趋增长,面临的安全压力逐年提升。一带一路的提出彰显了中国资本融入世界金融体系的决心,对国外各类商业项目的投资热潮将逐渐掀起,此外,能源海外供应比例逐年增加,提升能源通道安全等级势在必行。
我们认为:为了应对复杂严峻的领海争端和日趋增长的海外权益,远洋海军建设大势所趋。我国海军发展战略历经了近岸防御、近海防御两次变迁后,现已迈入近海防御和远海护卫并重发展的阶段。
二、海军发展现状:弱则思变,远洋海军建设提速升级
与世界军事强国相比,我国海军仍处于追赶者地位。航母、驱逐舰、护卫舰、潜艇在装备数量与技术实力上长期落后于美日等国家,亟需加速建设升级。
中国周边军备竞赛大潮将促使军费支出高速增长。2014、2015 年我国国防预算分别为8082 亿元与8898 亿元,2017 年有望突破万亿大关。美国经验表明,海军发展占据国防建设第一序列,而我国军队建设势必向美国等先进国家看齐,海军力量有望占据优先发展阵位。
地缘局势紧张成常态,国防政策向海空军倾斜。2015 年国防白皮书《中国的军事战略》强调中国海军将“构建合成、多能、高效的海上作战力量体系,提高战略威慑与反击、海上机动作战、海上联合作战、综合防御作战和综合保障能力。”
中国现代海军体系搭建初具雏形,战斗序列渐露峥嵘。海军现役兵力共23.62 万人,包括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部队、海军陆战队。主要装备包括航母、驱逐舰、护卫舰、两栖登陆舰、海岸巡逻艇、核动力攻击潜艇和常规潜艇等。
在我国周边局势紧张成为新常态、军费维持高速增长、国家高度重视海空军装备建设的大背景下,海军力量建设有望持续受益政策红利,即将迎来第三次造舰高峰期。
三、 海军发展方向及市场空间:引领跨越,远洋海军打造万亿市场
我们认为,大型化+ 隐身化+ 信息化是引领海军装备建设的三大技术主线,近海防御强敌+ 远洋保卫利益则是主导海军体制建设的两大中心思想。
大型化是海军舰艇战力提升的基础支撑。我国长期缺乏大型水面、水下舰艇,主要作战舰艇吨位均低于世界先进水平。我们认为,未来海军舰艇将配备更多类型和数量的武器装备,以提升综合作战能力,舰艇平台吨位必将大幅提升,海军舰艇的大型化将成为重要发展趋势。
隐身化是舰艇战力提升的基本要素。隐身性能成为国内外舰船研制的基本设计要素,我国新一代导弹驱护舰艇已基本具备局部隐身功能,未来局部隐身向完全隐身转变是大势所趋。
信息化是舰队互联互通互操作的前提条件。为加强防空、反导和精确打击能力,未来新型海军舰艇更加注重先进计算机、通讯系统的运用,着力提升全舰的信息化程度。
中国海军走向远洋已是大势所趋。当前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海外利益遍及全球,随着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中国将参与更为广泛的全球利益分配,建设符合大国地位的强大海军是众望所归。
近海防御同样不可忽视。在周边领海争端日益加剧、美国战略核心东移的严峻环境下,中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近海防御压力。只有不断提升近海防御能力,才能为远洋海军提供巩固的后方基地。
我们认为,在近海防御强敌和远洋保卫利益的新型海军战略指导下,中国海军未来将面临 4 种作战样式的挑战:近海防御作战、远洋防御作战、近海攻势作战和远洋攻势作战。
我们认为,短期内海军将以规模列装现代化舰艇,逐步淘汰落后舰艇为主要工作。中长期来看海军则将组建航母联合攻击群、两栖登陆攻击群、远洋机动舰队与近海防御舰队等四大类海上作战力量。 我们估测,未来5年内我国将建造近 100 艘新型舰艇,总市场规模超过 666 亿美元(约合 4000 ) 亿人民币) ; 未来 5-15 年内我国将再建造近 200 艘新型舰艇,总市场规模达到 1725 亿美元(约合 1 万亿人民币) 。综合考虑短期和中长期海军建设进度,未来 15 年我国海军新型舰艇建造计划将释放约 2391 亿美元(约合 1.5 万亿人民币)的市场空间。
四、 公司分析 :两船整合有序推进 ,三大领域有望持续受益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民船产业链龙头,军船以驱护舰为主。中船集团主营业务涵盖设计科研、军用舰艇、民用船舶、海洋工程、钢结构、船舶维修与船用设备等,民船领域基本实现产业链全覆盖。近年来受累于民船行业低迷,业绩出现大幅下滑;集团是海军导弹驱逐舰、护卫舰的主要生产基地,拥有军船制造能力的子公司包括沪东中华、江南造船、黄埔文冲等;集团旗下拥有中国船舶、中船防务与钢构工程三家上市公司,集团资产证券化率仅 30%左右,资产整合进程有望持续提速。 我们认为, 中船防务占据战略核心地位, 未来或将成为中船集团军品资产唯一整合平台 , 后续资本运作值得高度期待。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军船产业链龙头,海军装备建设主体力量 。中船重工集团主营业务涵盖海军装备、民用船舶及配套、非船舶装备等,承担了海军主战装备 80%以上的研制任务。2015 年作为唯一中国船舶企业入选《财富》杂志世界 500 强,位列第 371 位。受益于军船业务的稳步扩张,业绩在低迷船市中保持逆势增长;集团是海军武器装备建设的主体力量,军品业务集中于大船集团、武船集团与渤船集团等;集团旗下拥有中国重工、风帆股份两家上市公司,前者已实现军品总装、民船修造等核心资产注入,仅剩核潜艇总装与科研院所资产尚未上市。集团资产证券化率超过 50%,在军工集团中仅次于中航工业。 我们认为, 中国重工作为集团最重要的资产整合平台,未来有望继续承接军品总装类资产的注入,进一步扩大海军装备产业链的覆盖面 .
两船合并预期强烈,分板块整合有序推进 。两船合并不是空穴来风,相关线索有迹可循。2015 年初,有集团老领导直接建言合并事宜;2015 年 3 月,两船领导对调进一步强化了合并预期;南北车合并对两船具有示范效应;两船合并有助于减少内部竞争,集中力量拓展海外市场,符合“一带一路”产能出口的战略规划。两大船舶集团旗下板块众多,业务覆盖广泛,各个板块所面对的均是潜力巨大的细分市场。若将各类产业统装入一个资本平台,可能存在垄断竞争的问题,产业难以做大做强。而通过专业划分实现各个板块单独上市,则能有效的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各业务板块的协同效应。
海军装备产业链上市公司覆盖面广泛, 主要涉及舰艇、航空和国防信息化三大领域,相关上市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远洋海军建设。1、舰艇领域:中国重工、中船防务、中国船舶、风帆股份等;2、航空领域:中直股份、中航飞机、洪都航空、中航动力、中航动控、成发科技、宝钛股份、钢研高纳等;3、国防信息化领域:中航电子、中航光电、航天电器、四创电子、国睿科技、海兰信、海格通信、烽火电子、南京熊猫、金信诺等;
五、风险分析
1、国家宏观经济波动加剧,军费投入增速放缓;
2、远洋海军战略推进低于预期,重点领域需求下降;
3、相关公司技术产品研制进度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军工,盛宴,开启,22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