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民营企业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摘要: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激活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密集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激活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密集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
分析人士认为,在政策利好刺激下,民营经济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尽管依然面临困境和调整,部分典型问题较为突出,但随着助企纾困的积极信号不断释放,我国民营经济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提供坚实法律保障 支持民营经济高质发展
10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有望进一步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在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方面,国家持续推进市场准入壁垒的破除,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并持续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同时,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和反垄断执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专项清理工作。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在要素支持方面,国家持续加强金融服务,出台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5条举措,并强化对金融机构支持民营经济的激励约束。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政策、深入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等,从资金、税费优惠、企业减负多个角度入手,持续激活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典型问题”待解 民企发展面临困境和挑战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特殊时期,再叠加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变化,各类经营主体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民营企业对此“体感”更明显。
具体到企业日常经营层面,异地逐利性执法(又称“远洋捕捞”)、罚没收入增加等“典型问题“正成为很多民企遭遇的”困扰“。
近期,广东省出版集团主管的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撰写的一篇“广东省情内参”在公众间流传。该报告称:广东省的“互联网业态公司遭受异地逐利性执法,生存难以为继”。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征夫就此事件向对媒体表示,所谓“远洋捕捞”,是指出于利益驱动,部分地区的公安机关违法违规异地抓捕、查封、冻结、甚至划转外地民营企业财产和个人财产的做法。近年来,此类现象多有发生,较大地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安全感和发展信心。
早前在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主办的“远洋捕捞”现象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也认为,“远洋捕捞”案例近期增多,对于民企的负面打击很大,对地方营商环境有着根本性的破坏。要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切实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
另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表现在“罚没收入”的持续增加,既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的营商环境。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单位的行政执法行为,更多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不能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执法,不能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及时对罚没收入增长异常的地方必要时进行督查,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业内人士认为,市场恢复、监管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过程中,一些民营企业必然会有“痛感”。整体来看,民营企业友好型发展环境的打造在曲折中前行,上述“典型”问题的破解,需要从法律修订、政策落实、监管强化等多个方面入手,才能切实为民营企业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政策“组合拳”频出 民营经济迎发展新机遇
在民营企业友好型发展环境打造方面,国家层面还在继续释放积极信号,国家发改委近期对媒体表示,“下一步还将有一批增量政策措施加快出台实施,形成改善预期、提振信心、稳定发展的工作合力。”
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就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表示,将支持全国4万多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出台《关于牢固树立监管为民理念、推行服务型执法的指导意见》和《市场监管执法行为规范》,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10月15日,金融监管总局提出,将加快完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民营工业生产稳定增长,民营企业外贸贡献率提升,出口增速超过整体增速。实体经济领域,民间投资增势较好,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11.6%,比全部制造业投资增速高出2.4个百分点,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1085.7万户增长到2024年的5500余万户。
有观点指出,随着国家各部门联合靶向发力,将进一步促进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形成,中国民营经济也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民营企业,民营经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