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蓝谷稳抓降本增效,资源聚焦研发
摘要: 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出现首次下降。而今年,疫情叠加补贴退坡、造车新势力在国内加快布局,降本增效成为新能源汽车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关键任务。其中,基于技术的研发升级,是企业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降本增效的路径之一。
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出现首次下降。而今年,疫情叠加补贴退坡、造车新势力在国内加快布局,降本增效成为新能源汽车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关键任务。其中,基于技术的研发升级,是企业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降本增效的路径之一。
头部企业北汽蓝谷的子公司北汽新能源,在行业下行压力下,开始走上技术升级、降本增效的“补血”之路。通过实施技术降本、规模降本等一系列举措,公司在2019全年降本超42亿元。
技术应用、平台化、规模化联合促降本
在行业发展初期,政府通过补贴政策引导产业发展。补贴退坡后,行业开始进入以质换量的2.0时代,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博弈的关键因素。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支持技术升级、技术进步,实现整体成本下降,是企业在行业2.0时代,塑造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方式之一。
北汽蓝谷在政策引导阶段,就已经意识到整个行业,尤其是企业不能一直依靠补贴。公司一直紧绷降本这根弦,通过实施技术降本、规模降本等一系列举措,逐步走上“去补贴化”的发展之路。
首先,在应用技术降本方面,去年下半年,北汽蓝谷与宁德时代联合推出全球首款CTP电池包,与市场上的传统电池包相比,体积利用率提高了15%-20%,生产效率提升50%,大幅降低了成本。
在平台化降本方面,子公司北汽新能源形成BE11、BE21、BE22三大平台,每个平台独立对应电池包、动力总成等模块化设计,覆盖了公司未来5年的30余款新产品,平台车型研发具有周期短、通用化率高、研发成本降低等优势。
测试成本高、周期长、效率低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通病。去年7月,北汽蓝谷斥资数十亿元,打造了具有行业标杆意义的-新能源汽车试验中心。该试验中心建设面积约5万平方米,有88个实验室和400余套国际先进测试设备。通过建立一整套自主的试验验证中心,能大幅缩短北汽蓝谷的产品开发周期,提升产品开发效率,同时还能降低试验验证费用,提升产品竞争力,对公司整体技术升级和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此外,汽车产业是最典型的规模经济,随着产量的增加,企业平均成本会不断降低。北汽蓝谷作为连续7年电动汽车市场销量冠军,在产销规模上领先于大部分同行业公司,其独有的规模化优势,在规模降本上有更大的实施空间。2019年,北汽蓝谷通过不断加强一体化管理,统一大宗物资采购管控,成立经营计划能力提升重点项目组,强化内部资源协同和一体化管控、加强费用预算控制等举措,全年实现采购降本14.67亿元,节省人工成本逾1400万元,节约管理预算10%以上。
整合行业资源,持续高研发投入,共推技术提升
子公司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连庆锋曾对媒体表示,“再苦不能苦研发,再穷不能穷研发!”2019年,北汽蓝谷投入研发费用约15.4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6.55%,高居行业前列。
目前,北汽蓝谷已成为国内少数掌握纯电动汽车三电核心技术、集成匹配控制技术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截至去年年底,公司累计申请专利4644项(研发人员人均申请专利2.2件)、授权专利2740 项,授权发明专利611 项,参与企业标准制定或修订 1855 项、主导参与的已发布的外部标准 38 项。
同时,公司还先后获得世界电动汽车质量金奖、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国家级技术发明奖、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质量领军企业等。
凭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长期实践形成的创新发展优势,北汽蓝谷子公司北汽新能源还成为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的重要成员之一,在中心科研工作中发挥重要的支持和转化作用。
在不断强化自身研发实力和创新发展优势的同时,北汽蓝谷也在不断拓宽“朋友圈”阵营。2019年,公司与戴姆勒、华为、麦格纳、宁德时代等优秀企业强强联合,不断深化战略合作、加强联盟化发展。例如,与麦格纳合作成立技术和制造两大合资公司;与戴姆勒奔驰共同建立动力电池试验室;与华为联合设立“1873戴维森创新实验室”;与百度联合设立 “汽车信息安全联合实验室”等。伴随一系列硬核研发项目的落地生根,北汽蓝谷的研发实力、创新发展优势,以及优秀的资源整合力,将成为公司在新能源汽车2.0时代实现快速“破局”的助推剂。
面对今年新的经济形势,北汽蓝谷称,公司将继续沿着“二次破局”的战略方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资源聚焦研发,回归价值创造,狠抓降本增效,补齐各项短板,在智能制造、智慧出行、能源管理和大数据开发等领域再上新水平。
北汽蓝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