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唱多” 上市公司直接“打脸”!监管谈话来了
摘要: “唱多”研报反遭上市公司“打脸”,监管的警示函也随即跟进。6月17日,上海证监局公布两份行政监管措施公告显示,因发布研报存在分析结论的合理依据不够充分、研究报告发布前的质量控制存在不足的情形,
“唱多”研报反遭上市公司“打脸”,监管的警示函也随即跟进。
6月17日,上海证监局公布两份行政监管措施公告显示,因发布研报存在分析结论的合理依据不够充分、研究报告发布前的质量控制存在不足的情形,上海证券被出具警示函,副所长及分析师本人也被要求前往上海证监局接受监管谈话。
今年1月,上海证券研究所发布名为《原料自主可控,引领POCT检测发展》的研报。在“投资建议”中,预计【安旭生物(688075)、股吧】2021年至2023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7.26亿元、29.88亿元、16.55亿元,同比增长11.9%/311.5%/-44.6%。
对此,安旭生物发布澄清说明公告称,未接受过上海证券相关人员任何形式的访谈调研等活动,也从未向外界提供过尚未披露的相关业绩数据及公司经营数据。报告仅为上海证券研究所意见,不代表其公司立场。
券商+分析师均遭监管
来看此次行政监管措施的具体情况——
证监会指出,上海证券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原料自主可控,引领POCT检测发展》存在分析结论的合理依据不够充分、研究报告发布前的质量控制存在不足的情形。
根据《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制作证券研究报告应当合规、客观、专业、审慎。署名的证券分析师应当对证券研究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保证信息来源合法合规,研究方法专业审慎,分析结论具有合理依据。
另外,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应当建立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审阅机制,明确审阅流程,安排专门人员,做好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前的质量控制和合规审查。
《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也要求,研报的质量审核应当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标准进行认真审查,涵盖信息处理、分析逻辑、研究结论等内容,重点关注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的专业性和审慎性。
基于此,上海证监局决定对上海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要求上海证券引以为戒,认真查找和整改问题,持续完善内部控制,并在30日内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此外,对于上海证券研究所主持工作的副所长邵某,上海证监局认为其对公司研究报告发布前的质量控制存在不足负有责任;对分析师黄某,对研究报告分析结论的合理依据不够充分负有责任。上海证监局决定对二人均采取监管谈话措施,要求其前往上海证监局接受监管谈话。
预测2022盈利大涨311%
是什么样的研报,被监管认为“分析结论的合理依据不够充分”、“质量控制存在不足”?
1月11日,上海证券研究所发布安旭生物个股研报,题为《原料自主可控,引领POCT检测发展》,报告全文长达40页。
上海证券在报告中表示,持续看好市场广阔的POCT检测赛道。安旭生物属于优质赛道内具有高度原料自供能力、品类丰富的核心POCT试剂提供商,在海外疫情催化,以及独家自测笔销售带动下业绩有望显着增厚。公司未来亦可借助大量的盈利现金进行产品研发、渠道扩建和产能提升,前景广阔。
在“投资建议”中,上海证券给出推荐“买入”评级,并预计安旭生物2021年至2023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7.26亿元、29.88亿元、16.55亿元,同比增长11.9%/311.5%/-44.6%,对应PE估值为15.08倍/3.67倍/6.62倍(以1月7日收盘价计算)。
此外,上海证券采用分部估值的方式,对安旭生物给出252亿元的“预计合理市值”。其中,对新冠检测产品假设给予7倍PE,对应197亿元市值;对非新冠检测产品给出40倍PE,对应55亿元市值。而按照研报发布当日收盘价计算,安旭生物总市值为157.75亿元,二者差异较大。
上市公司“打脸”:从未接受调研
从股价表现来看,在上海证券发布该篇研报前后,安旭生物正处于股价大涨的期间。1月11日研报发布当日,安旭生物收获“20CM”涨停,而这已是安旭生物连续收获的第四日涨停。
1月11日深夜,安旭生物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增暨澄清说明公告。在公布业绩预增之外,安旭生物同时发布了关于证券研究报告的澄清说明。
安旭生物称,其关注到上海证券研究所发表的《安旭生物(688075)深度报告:原料自主可控,引领POCT检测发展》对公司2022年-2023年业绩进行了盈利预测,为避免对投资者造成误导、维护公司合法权益,作如下说明:
1.公司未接受过上海证券相关人员任何形式的访谈调研等活动,也从未向外界提供过尚未披露的相关业绩数据及公司经营数据。
2.报告仅为上海证券研究所意见,不代表公司立场。截至目前,公司未做过任何2022-2023年的业绩预测。鉴于境外疫情发展及控制情况、检测方法的选择、境外市场推广力度、客户认可程度、市场竞争程度、其他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等多种影响因素,公司无法预测2022-2023年的业绩情况。
此外,安旭生物还表示,其公司股票已在最近连续4个交易日触及20%涨停板,股价连续上涨积累了较多的获利调整风险。特别提醒广大投资者,公司流通股数量为1406.244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数的22.93%,存在易被炒作的风险。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避免跟风炒作,理性决策,审慎投资。
屡现公司“打脸”唱多研报
券商研报“抬轿”,上市公司实现市值管理,这曾经是资本市场野蛮生长时期的惯常操作。而近年来,上市公司“怒怼”券商“唱多”研报的情况时有发生。
2021年8月,中信建投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吕娟在朋友圈发布《自有品牌、动力工具和跨境电商,三个维度均表现出色》的研报,预测巨星科技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可高达25.74%、27.45%和23.34%,对应PE预测为21.37、16.77和13.60倍。而后董秘却在该朋友圈下直言:“业绩预测太激进了,公司做不到啊。”此后,中信建投删除了该研报。
5月26日,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莱特光电(688150)、股吧】是国内OLED终端材料的领军企业,有望凭借新产品和新客户的验证突破迎来业绩收获期。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净利润为2.15亿元/4.06亿元/5.48亿元,对应EPS预测为0.53元/1.01元/1.36元。
此后,莱特光电通过公告高调澄清:关注到近期部分证券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对公司未来的营业收入、利润水平、股价等指标进行了预测。公司对此提示,上述指标预测为证券公司单方面预测,莱特光电未就上述指标预测进行确认,相关信息以公司公告为准。
5月31日,安信证券发布名为《聚焦“快充协议+电源管理”赛道,深化构筑数模混合IC设计能力》的研报。其中预测【英集芯(688209)、股吧】2022年-2024年收入分别为10.88亿元、15.26亿元、21.4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4亿元、3.6亿元、5.08亿元,首次覆盖予以“买入-A”投资评级。
6月2日,英集芯在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中称,关注到近期部分证券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对公司的业绩预测。英集芯提示,部分研究报告对公司业绩预测仅代表分析师个人观点,为其单方面预测,不代表公司观点。
上海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