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系列研究报告之三:创新绿色信贷产品 加大政策引导支持
摘要: 核心内容摘要:我国绿色信贷总量较高,增长稳定。目前我国绿色信贷余额位居全球第一,2021年第一季度增长至13.03万亿元。绿色信贷资产质量明显好于商业银行整体信贷资产质量,过去几年内,
核心内容摘要:
我国绿色信贷总量较高,增长稳定。目前我国绿色信贷余额位居全球第一,2021 年第一季度增长至13.03 万亿元。绿色信贷资产质量明显好于商业银行整体信贷资产质量,过去几年内,绿色信贷不良率均保持在0.8%以下;绿色贷款集中在基础设施升级、清洁能源产业,放贷主体集中在大型国有银行中,其绿色信贷余额占比超过一半;绿色信贷环境效益逐步显现,21 家主要银行机构预计每年节约标准煤超4 亿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7 亿吨;绿色信贷评估体系丰富,不仅被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也被纳入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抵质押品范围。
当前我国绿色信贷发展面临四大问题。一是绿色信贷占总信贷规模的比重较小,除政策性银行和大型国有银行外,其他商业银行参与不高。截至2021 年9 月,绿色信贷占总信贷规模仅为7.6%,尚不到信贷规模的十分之一,且绿色信贷集中在政策性银行和大型国有银行。二是绿色信贷尚未有统一明确可衡量的标准。国际上绿色信贷一般以“赤道原则”为标准,而我国目前有7 家银行加入赤道原则,其余未加入,导致标准不统一。此外,我国绿色项目和绿色产品的定义也未统一,例如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分别遵循2021 年版和2019 年版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绿色项目评估与信息披露也与国际标准存在差异,未采用量化指标进行项目筛选。三是绿色转型行业尚未得到绿色信贷的足够支持。火电、钢铁、煤炭等工业化企业还未成为绿色贷款主要标的。四是绿色信贷产品尚不丰富。绿色转型贷款、绿色消费信贷等创新产品相对较少,已有的绿色建筑信贷等试点存在问题。
绿色信贷应在五大方面寻求突破。一是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中国特色标准。一方面,促进我国绿色信贷产业名录与国际接轨,并符合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特点,另一方面要逐步改变目前监管部门单纯以产业目录简单划分绿色信贷标准的做法,完善绿色信贷评估体系。二是扩大覆盖面,支持绿色转型与双碳战略。促进绿色信贷向绿色清洁化产业投入,鼓励银行为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纺织、造纸、皮革等行业绿色化改造提供资金,发放绿色转型贷款。三是丰富绿色信贷产品。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开发碳金融产品、绿色农业贷款,同时大力发展个人绿色消费信贷,如绿色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四是推出绿色信贷鼓励政策,提高商业银行积极性。除了传统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外,还应鼓励商业银行以优惠利率支持环保企业的融资需求。对于因配合国家环保政策调整而实施信贷压降、退出等导致的信贷风险,建议由政府应给予适当补偿。降低绿色信贷在风险资产计算的权重,建议从100%逐步降至75%甚至50%,提高银行绿色信贷的积极性。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推动清洁能源等领域的信贷与投资增长。五是推进监管体系规范化发展。
推动更规范化的官方统计制度,强化绿色信贷执行监督检查力度,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外部监督作用,逐步完善绿色金融的法律体系,做好绿色金融的风险防范,防止绿色信贷成为新的风险源。
支持,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