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非公经济新吸纳就业近400万人
摘要: 非公经济为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方向不会改变。北京市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季度末,全市规模以上非公单位2.4万家。今年前三季度,吸纳就业399.1万人,同比增长1
非公经济为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方向不会改变。北京市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季度末,全市规模以上非公单位2.4万家。今年前三季度,吸纳就业399.1万人,同比增长1.2%。
资产由我国私人控股、港澳台商控股、外商控股的“非公有控股”企业法人单位,以及主要经费来源于私人、港澳台资和外资的非企业法人单位等均属于非公经济的范畴。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北京市规模以上非公单位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5135.4亿元,同比增长7.3%;创造利润4552.8亿元,同比增长8.5%。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474.3亿元,同比增长4.6%;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360.5亿元,同比增长19.1%;外商投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300.6亿元,同比增长4.7%。根据不同的行业类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非公经济收入增长较快,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595.2亿元和4130.1亿元,同比增长达20.5%和10.4%。
中关村管委会近日公布中关村示范区前三季度经济发展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收入38065.9亿元,同比增长14.7%。六大重点技术领域实现收入30682.0亿元,同比增长16.1%。
在六大重点技术领域中,电子信息领域作为示范区的优势产业,1~9月实现总收入16344.6亿元,同比增长21.0%,增速位居六大领域之首;新能源及节能环保领域快速发展,同比增长19.4%。生物医药和环保领域平稳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1.7%和11.5%;新材料和先进制造领域同比分别增长7.5%和6.7%。
截止2018年9月底,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93902件,占北京市企业同期有效发明专利量的63.8%。创新成果表现亮眼,如百度的“PaddlePaddle深度学习框架”、旷视科技“洞鉴人像系统”、寒武纪“MLU100智能处理卡”等7个项目入选全国首张颠覆性创新TOP10榜单,占全国70%。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有限公司等21家中关村企业的22个项目获2018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占全国获奖总数的37.3%。
前三季度,企业创新投入持续增长,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内部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390.2亿元,同比增长22.6%,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其中,京东尚科、三快在线等36家企业内部科技活动经费较上年增加亿元以上。前9月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内部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强度3.7%,与上半年基本持平。其中,2612家企业内部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强度超过10%,占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的35.2%。
不断地创新投入,背后是中关村企业加速布局人工智能、5G等领域,新经济新动能加快培育。前三季度,中关村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3179.9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近8个百分点;占示范区总收入比重8.4%。如在5G领域,大唐移动在5G技术研发试验系统组网验证测试中,已顺利完成3.5GHz频段5G基站SA实验室基本功能和多用户测试以及4.9GHz频段5G基站NSA室内外测试。无人驾驶领域,百度L4级无人驾驶正式亮相,该款车计划在2019年年底小批量量产,2020年大批量投产,首批开放城市将有北京、长春等地。无人机小镇落户延庆,将为世园会、冬奥会提供保障。
创新驱动带来的是人均质效与发展效率稳步提升。前三季度,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人均实现总收入170.8万元,同比增长11%;人均创造利润15.2万元,同比增长8.6%;人均实现税费9.5万元,同比增长7.8%。
(文章来源:国际商报)
增长,实现,三季度,中关村,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