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股市“黑嘴” 散户如何自保?
摘要: “股市黑嘴”在A股屡见不鲜,近期又有知名证券节目主持人廖某因为操纵股价而被中国证监会罚没1.29亿元,其操纵股价的行为和以往被曝光的“股市黑嘴”一样,属于典型的“抢帽子”手法,即“先买入、再推荐、后卖
“股市黑嘴”在A股屡见不鲜,近期又有知名证券节目主持人廖某因为操纵股价而被中国证监会罚没1.29亿元,其操纵股价的行为和以往被曝光的“股市黑嘴”一样,属于典型的“抢帽子”手法,即“先买入、再推荐、后卖出”,利用媒体平台和他在股民中的影响力,快进快出收割散户追高买入的资金。事实上,这一手法并非廖某首创,从2016年吴某、朱某,乃至号称“中国股市黑嘴第一案”的北京首放法定代表人汪建中被罚没2.5亿元并入狱,这些公开曝光的“股市黑嘴”都是采用“抢帽子”手法,可谓“太阳底下无新事”,但每一位黑嘴背后却都有一批被收割的散户,原因为何?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绝大多数散户缺乏独立研究的能力,严重倚赖外部荐股。2016年8月,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联合发布了《投资者风险认识调查报告》,报告显示,选择朋友荐股的投资者接近五成,依赖打听消息的投资者则占21.74%,二者合计占比约七成。许多散户存在“搭便车”的心理,将股票投资看做获得证券代码之后直接下单买卖的过程,忽略选股和操作背后真正的逻辑和思考,和学生时代抄作业的行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当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大部分散户本身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和时间的不足,也有上市公司数千家无从下手的困惑,同时也存在思想上的惰性。正因为这种“搭便车”的心理和行为,提供了股市黑嘴生存的基础。
二、不少散户存在“赚快钱”、“一夜暴富”的心理。在“搭便车”之余,很多散户还希望通过快进快出赚快钱,短线赚一把就走的心态十分常见。在这一心理的指引下,如果遇到股市黑嘴极具煽动性的语言,加上其列举的过往的“成功案例”,以及荐股之后短线急拉的“惊艳表现”,不少散户很容易会像飞蛾扑火一般追高杀入,成为黑嘴的囊中物。
三、移动互联网传播技术也加速了黑嘴讯息的扩散和传播。早期,股市黑嘴往往通过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传播,而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传播的手段更加多元化,微博、微信等APP传播速度更快。部分黑嘴除了自建传播渠道之外,还在一些自媒体上投放广告,不少微信公众号都曾出现类似“荐股群”之类的广告,就连笔者自娱自乐、点击数鲜少超过1000的公众号,也曾有人在后台留言要求“广告合作”,细聊几乎全是“荐股群”。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病毒式传播的背景下,加上一些刚刚入市的新股民普遍比较年轻,智能手机取代电视等传统媒体成为其接收讯息的主要渠道,相关讯息也更容易被转发扩散,容易形成一窝蜂的“羊群效应”,无形中也增加了黑嘴兴风作浪的机会。
上述原因中有一些是客观存在无法改变的,比如上市公司家数越来越多导致的选择困难,以及移动互联网带来的讯息快速传播等;但也有一些是投资者自己可以改进,避免成为黑嘴收割对象的部分。其中,最重要是保持冷静,抛弃赚快钱暴富的心理。从全球股市的角度来看,真正的投资大师如巴菲特等,依靠的都是长线投资而非短线搏杀;巴菲特的年化收益率大约是20%多,相当于平均每一年赚两个涨停板。投资大师都如此,想要通过短线操作持续获得暴利岂不是天方夜谭?尤其是这种“暴利”还是寄托在别人推荐股票的基础上。
而面对媒体上众多股市新闻、分析乃至荐股,散户投资者也不必完全一棒子打死,而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立足中长线的基础上,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确实,在面对数千家上市公司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个人投资者要充分研究是不可能的,借助外部研究的力量不可避免。但切忌人云亦云、道听途说,更不可听风就是雨,看到证券代码就盲目买入。在接触到荐股信息时,重点还是要看公司的基本面和估值,其次再参考题材面和技术面的分析;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荐股前股价相对大盘有较大涨幅,或者短期快速拉升,就需要特别警惕可能是股市黑嘴以“抢帽子”手法布下的陷阱,即便基本面看好,最好也要等待股价相对平稳的时候再考虑是否参与。
另外,赌博式“单押”也是不可取的。股市投资本身就是一个概率的博弈,即便不是黑嘴,市场其他主体的分析评论,也不可能保证百分百正确。投资者“单押”一只股票本身就会造成风险聚集,而一旦碰上黑嘴,往往损失更大。
因此,面对股市黑嘴,散户自保也不难,毕竟黑嘴再厉害,也不会强行登录你的账户让你接盘;只要做到“不贪婪、不盲从、不单押”,认真分析相关公司的基本面,适度分散投资或参与指数型基金,黑嘴再黑也黑不到你头上。反过来说,既然这些黑嘴荐股往往会造成股价短线拉升,那么对于手上原本刚好就有相关股票的投资者来说,截获此类信息之后,反而是一个不错的高抛点。
股价,短线,移动互联网,股市黑嘴,抢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