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阴影削弱全球经济短周期反弹动力
摘要: 在“短周期反弹+长周期下行”的复杂状态下,全球经济周期躁动的核心驱动力是前期扩张性政策的集中效应,随着政策效应衰减和长期掣肘因素增强,未来依旧面临巨大的下行风险。无论大宗商品市场,还是宽松政策,都正经
在“短周期反弹+长周期下行”的复杂状态下,全球经济周期躁动的核心驱动力是前期扩张性政策的集中效应,随着政策效应衰减和长期掣肘因素增强,未来依旧面临巨大的下行风险。无论大宗商品市场,还是宽松政策,都正经历边际趋紧的新改变。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具有难以轻易扭转的内生成因,今年贸易摩擦加剧之势不可避免。中美两国始终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双核,中美稳健但又弱于趋势水平的增长态势,决定了全球经济温和弱复苏的基调。
“阳光越是强烈的地方,阴影就越是深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标题是“Gaining Momentum?(动能增强)”。基于过去半年全球经济意外强劲的复苏表现,IMF将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期较半年前上调了0.1个百分点至3.5%;然而,面对周期躁动,IMF在上调增长预估路径之余,依旧保持了高度审慎,不忘在“动能增强”后打上了问号。IMF认为,全球经济处于“短周期反弹+长周期下行”的复杂状态,周期躁动的核心驱动力是前期扩张性政策的集中效应,而随着政策效应衰减和长期掣肘因素增强,全球经济未来依旧面临着巨大的下行风险。复苏在投下阳光的同时,也留下了阴影,总需求的新周期尚未到来,躁动过后,全球经济难免会邂逅一段空虚的调整时光。
毫无疑问,全球经济正在经历危机十年后最令人振奋又迷惑的一段时光。根据笔者过去十余年对世界经济展望数据的观察,IMF具有过于乐观的内生倾向,以至于在危机十年的近40次预期更新中,绝大多数时候都在下调预期。然而,这回IMF一反常态将其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上调了0.1个百分点,这表明过去半年、特别是今年第一季度,全球经济运行比“乐观派”所判断的还要强劲。异常强劲的短期增长表现,主要源于大宗商品市场回暖给资源国带来的增长提振、前期需求侧宽松政策滞后效应的集中显现、中美经济“双核稳定”作用的超预期发挥。仅从短期增长角度看,笔者认为,尽管3.5%的增长预期已触及1980-2016年的趋势水平,但这种躁动缺乏可信的持久力。原因在于:第一,作为全球最大、贡献最稳定的两个经济体,美国2.3%和中国6.6%的2017年经济增速预期依旧弱于2.6%和9.7%的趋势水平;第二,过去半年,表现最超预期的经济体是英国、日本、西班牙、中国和俄罗斯,其2017年经济增长预期分别较半年前上调了0.9、0.6、0.4、0.4和0.3个百分点,除了中国,其他几个主要经济体的超预期表现均带有一定的“超跌反弹”性质,其中俄罗斯和日本依然面临增长停滞的风险;第三,无论大宗商品市场,还是宽松政策,都正在经历着边际趋紧的新改变,这将削弱全球经济短周期反弹的动力。
从长期视角进一步加以审视,长期复苏风险重重,全球经济周期躁动的未来更不容乐观。IMF着重强调了六大下行风险:保护主义导致贸易增长和跨境投资同时放缓;美国加速加息引发金融状况收紧;金融监管趋松将导致过度冒险增加;新兴市场资产负债表风险凸显;发达国家过剩产能导致生产效率下降;地缘政治动荡等非经济因素还将带来的“黑天鹅”风险。笔者认为,除了IMF强调的这些现实掣肘因素外,全球经济弱复苏的根本原因是全要素生产率的趋势性放缓:第一,危机十年以来,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抑制,资源优化配置受到了制约;第二,危机以来,全球需求侧刺激性政策频频出台,而供给侧结构性政策相对稀缺,政策刺激反而抑制了生产效率的自然恢复;第三,虽然科技在加速进化,但科技对实体经济的应用和渗透依旧存在瓶颈;第四,经济下行风险彼此之间相互强化,形成负面循环,加大了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第五,保护主义、孤岛主义、民粹主义盛行,经济风险向地缘政治风险深层转化,生产率提振因此受到多层次抑制。
在当下的诸多下行风险中,IMF最忧心忡忡的是贸易保护主义。笔者在此前的深度研究里强调,经济基本面决定贸易博弈氛围,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的根本原因,是全球经济周期错位带来的内生对抗性倾向,而特朗普极具煽动性的政策言行则加剧了这一内生趋势。IMF在最新《全球经济展望》中着重强调了保护主义的危险性,并从另一个学术角度论证了其客观必然性。IMF的研究表明,全球不平等趋势与全球化息息相关。技术进步和全球化既共同带来了全球经济的长期繁荣,又悄然导致了劳动力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的下降。这也就是说,就像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在那本畅销的《21世纪资本论》中所指出的,相对于劳动,资本获得了经济增长的更多收益,这导致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收入不平等持续加剧。而两极分化的恶化促使民粹主义抬头,反全球化倾向抬头,这是保护主义盛行的内因。无论从经济理论还是现实实践来看,屈从于保护主义压力显然是不利于长期复苏的。因此,为应对不平等极其引致的保护主义压力,IMF呼吁通过制定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提高税收累进性、改革住房和信贷市场、推行结构性政策等方式。笔者认为,尽管IMF的建议具有显而易见的政策理性,但在复杂的博弈环境下,保护主义很难在现实中受到快速抑制,这种内在矛盾将进一步压制全球经济复苏的长期前景。实际上,IMF对此也保有清醒的认识,4月的报告中,IMF将2017年贸易增速预期维持在3.8%的低位,并将2018年贸易增速预期下调0.2个百分点至3.9%,全球贸易增长大幅弱于趋势水平,全球化退潮正在进入高潮。
(原标题:多层阴影削弱全球经济短周期反弹动力)
全球经济,IMF,政策,风险,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