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园文化宣布创业板发行申请获受理 进入IPO排队阶段
摘要: 继西域旅游8月6日登陆A股成为新疆省第一支旅游股后,又两家旅游景区传出冲击IPO的消息。
继【西域旅游(300859)、股吧】8月6日登陆A股成为新疆省第一支旅游股后,又两家旅游景区传出冲击IPO的消息。8月14日,开封清明上河园宣布进行IPO辅导备案,8月18日,恐龙园文化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恐龙园”)宣布创业板发行申请获受理,进入IPO排队阶段。
资料显示,清明上河园始建于1992年,1998年正式建成营业,是以宋代着名画家张择端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复原再现的大型宋文化主题公园。经过22年发展,清明上河园景区的年游客接待量已由最初的几十万人次发展到2017年景区年游客接待量突破300万人次,2018年接待游客330万,2019年接待游客351.5万,游客接待量及收入均稳步增长。
据清明上河园董事长王爽透露,景区2019年旅游综合收入4.8亿元,同比2018年增长19.7%,净利润1.4亿元,同比2018年增长13.82%。
恐龙园是以“中华恐龙园”园区的综合运营为主业,覆盖文旅产业相关的创新创意服务的公司。据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恐龙园的营收分别为5.1亿元、5.8亿元、6.5亿元,利润分别为0.73亿元、0.87亿元、0.95亿元。
恐龙园表示,本次IPO拟募资5.7亿元,将用于恐龙科普研学基地建设项目、中华恐龙园夜间精品旅游体验项目、中华恐龙园沉浸式场景体验项目、文科融合创意技术研发中心项目、恐龙IP提升及文创开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景区资本化的难点
事实上,旅游景区资本化进程一直不如人意,中国A级景区有12402家,其中实现上市只有寥寥十几家,并且以老牌国资景区为主,如黄山旅游、峨眉山A、长白山、张家界、丽江旅游、桂林旅游等。近几年,景区IPO的步伐尤为缓慢,在今年西域旅游上市前,近十年来,国内景区上市的只有4家,分别是九华旅游、【天目湖(603136)、股吧】、宋城演艺和长白山。
近十年是中国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十年,然而旅游的核心载体景区却只有5家实现IPO,无论如何这不是一个好成绩。景区作为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项目,对融资能力依赖较大,股市作为低成本的长期融资来源,和景区投资是良好的结合,为何此前景区的资本化进展缓慢?
“景区IPO受阻有很多历史原因”,某资深证券分析人士向新旅界(LvJieMedia)表示,“首先,国内最着名的景区往往是国营景区,依靠的是当地历史文化遗迹或独特自然资源,如故宫、兵马俑、泰山等,这些资源属全民所有,以传承文化、保护历史和自然遗产为主,不被鼓励上市,门票收入也不能纳入到上市公司体内。其次,不依靠历史文化遗迹和独特自然资源的景区,往往是‘小而散’的民营景区,同质化竞争激烈,成长性和盈利能力不足,难以达到上市公司的标准。”
简言之,景区要达到上市的盈利要求,要有强大的“引流内核”,而且这个“引流内核”不能是老天爷或老祖宗的恩赐,需要经营者自己打造。因此,不依靠独占性的经营资源而能上市的景区,绝对是景区中的佼佼者,具有先进的经营理念、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出色的服务能力。
此次冲刺IPO的恐龙园和清明上河园两家景区都不依赖独占资源,而是凭借一支一流的管理团队,通过不断创新和踏实经营战胜众多竞争对手,最终脱颖而出。恐龙园建成于2000年,清明上河图建成于1998年,某种意义上,这两家景区代表了中国景区行业多年成长中结出的硕果。
恐龙园的“无中生有”
恐龙园是依托中华恐龙园成长起来的景区,20多年前《侏罗纪公园》等恐龙主题影片的热映,在国内掀起了建设恐龙博物馆的热潮,活跃到现在的还有禄丰恐龙谷、诸城恐龙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西峡恐龙遗迹园、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等。和众多其他恐龙博物馆相比,中华恐龙园属于“无中生有”,所在的常州并不是恐龙化石的出土地,因此早期很多人并不看好恐龙园。然而发展至今,中华恐龙园却拥有最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源于其有一支极富远见的经营团队。
中华恐龙园设计之初,恐龙主题馆的思路仍然是博物馆思路,以静态展示为主,起到观赏和科普的作用。而中华恐龙园希望打破这种传统思路,告别单一的玻璃橱窗陈列展示方式,模拟恐龙生存的环境,并在科普的基础上注入互动体验元素,开创了“科普+游乐”的独特发展模式。
这一全新形式的恐龙主题馆在当时获得巨大的成功,中华恐龙园迅速爆红。然而经营团队并不就此止步,面对竞争对手的模仿,他们时刻思考怎么进一步引领行业,保持自身的“引流内核”不褪色。早在2007年,国内还没有出现“IP”这一概念之时,恐龙园就确定了打造原创自主IP的发展道路,陆续创作了《恐龙宝贝》系列动画片并在央视热播,创下同期收视高峰。后续经营团队不断引入最新科技和项目,并将园区布局和娱乐项目和IP故事情节结合,形成一系列沉浸式的历险故事。2016年,IP这一概念在旅游行业火热起来,恐龙园被公认为“IP+旅游”融合的标杆。
2013年,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恐龙园明确提出要从纯粹的主题乐园的运营商,转型成为“文化旅游投资、运营和整体方案解决供应商”,践行“轻资产扩张”战略。随后恐龙园凭借出色的品牌口碑和设计运营能力,接连在业内斩获大单,收获了国内主题公园扩张热潮的红利。
近几年,精细化运营、打造粉丝经济成为旅游景区运营的关键词,恐龙园将恐龙主题发挥到了极致,每年一度的“恐龙文化节”,实现恐龙文化氛围营造的常态化。古生物学术高峰论坛、大师课堂、国宝化石巡展、恐龙科普实验室、夜宿恐龙馆等活动构建起浓厚的科普知识交流氛围,让恐龙爱好者们从不同角度感受恐龙文化魅力。恐龙园股份编创了原创恐龙主题爆笑喜剧《疯狂恐龙人》在全国进行了上百场巡演,让“恐龙人”带上恐龙文化走向全国更多地方。
一次次超越时代的经营理念和高效的执行力,形成了恐龙园坚固的竞争壁垒,即使2016年长三角迎来上海迪士尼这一全球顶级主题乐园的分流,都没有阻挡恐龙园游客数量的持续增长,恐龙园“品牌成色”和业绩成长性得到了检验。
清明上河园的创新之路
清明上河园同样也是多年成长结出的硕果。1998年在一片荒地上建成的宋朝主题文化园区,在当时属于在一片空白中探索,随着项目的开业,迅速成为逛开封必游的旅游景点。然而项目爆火之后,各地的模仿和跟随纷纷而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各地掀起文化主题乐园建设热潮,宋文化、唐文化、秦汉文化、三国文化、水浒文化、红楼文化甚至西游文化,各类文化主题乐园拔地而起,据媒体报道,仅广州一地就有40多家各类主题乐园运营或在建。
仅靠漂亮的建筑外壳,很难从游客分流大战中占到便宜,清明上河园经营团队一开始就提出“活化景区”的理念,引入大量宋朝的玻璃画、葫芦烙、面人、喷火、踩高跷等市井文化内容,景区工作人员、商铺小贩全部还原宋朝历史场景,在街道引入反应宋朝日常生活的情景剧目,形成全方位的沉浸式文化体验。清明上河园的这些举措,至今已成为仿古文化景区的标配,奠定了这一旅游品类的游玩模式。
景区经营需要不断的更新内容、升级体验,永远给游客新鲜感,如今这已是景区行业众人皆知的规律,清明上河园在20年前就体会到这一点,不断的改进和提升体验,持续大笔投入进行景区扩建,投入力度之大,在当时可以说是冒了很大风险。2003年,开业仅仅5年后,清明上河园启动二期工程建设,总投资1亿元,将园区面积扩大近一倍,引入20多个新项目,例如女子马球、蹴鞠表演、水上秋千、斗鸡、皇家皮影、水上傀儡、水上竞标、大宋游艺等宋代游乐项目,清明上河园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古代娱乐集中表现地。
2006年清明上河园开始构思如何填补景区夜间经济的空白,耗资1.35亿元,和着名旅游演艺导演梅帅元合作推出大型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彼时清明上河园一年营收4000多万元,净利约1000万元,这笔投资相关于3年多的营收,十几年利润的总和,但为了保证景区的旅游体验和品质,完善景区产品结构,清明上河园毅然决定投资这个产品。《大宋东京梦华》推出后受欢迎程度远远超出预期,也更加强化了清明上河园无法复制的文化优势。
2020年2月,清明上河园投资6.5亿元建设三期工程,运用虚拟现实互动体验等高科技手法,把宋代优秀历史文化以更加立体、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打造出全天候、全产业链、全年龄段的旅游产品。
清明上河园一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就,如今又在冲刺IPO的路上,有望成为1万多家景区中最顶级的少数几个。而与它同时代的大量文化主题景区已消失在历史中,和它们相比,清明上河园的起点并没有什么不同,都不具备独占性的资源,都要从一片空白中一点点建设,导致它们发展产生巨大差别的是经营理念的高度,不断创新的决心和勇气,以及把游客体验摆在第一位的服务态度。
对比上世纪90年代景区上市潮,彼时黄山旅游、峨眉山、张家界、桂林旅游等纷纷上市,他们代表了中国丰富而优质的旅游资源,是中国成为旅游大国的基础条件。此次拟上市的恐龙园、清明上河园,以及2017年上市的休闲度假综合景区天目湖等,他们从门槛无限低的市场搏杀中成长为行业的领先者,他们代表了中国旅游业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扎实的运营能力,他们是中国迈向旅游强国的创新力量。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旅游业这颗大树的生长,将有越来越多的“硕果”涌现,加速推进旅游产业的资本化,十年只有5家景区上市的时代有望迎来终结。
恐龙,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