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投资者结构正在改变 “散户化”程度已经明显下降
摘要: 近日有券商研究报告指出,A股投资者结构正在逐步国际化、机构化,这也在逐步改变A股的表现特征。从持股结构来看,A股的“散户化”程度已经明显下降。该报告综合多方面数据估算称,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已经
近日有券商研究报告指出,A股投资者结构正在逐步国际化、机构化,这也在逐步改变A股的表现特征。从持股结构来看,A股的“散户化”程度已经明显下降。
该报告综合多方面数据估算称,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已经显着降低,从2014年的28%下降到2018年的21%,而“自由流通市值”中个人投资者持股的比例已经从2014年的72%下降到2018年的53%。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占比持续上升。总市值中机构投资持股的比例已经从2014年的11%上升到2018年的19%,而“自由流通市值”中,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比例已经从2014年的28%上升到2018年的48%。不过,国际横向比较来看,外资及整体机构持股比例还有上升空间,A股个人投资持股自由流通市值占比和成交额占比均明显高于发达市场。
A股散户占比高、市场投机氛围浓、有效性弱,短视、羊群效应和非理性特征突出,是“牛短熊长、暴涨暴跌”的主要根源之一。相比之下,成熟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导,行情走势呈现“牛长熊短、涨多跌少”。因而,监管层多年来一直加大力度引入各类长期资金,逐渐改善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随着沪港通与深港通先后启动,以及A股“入摩”“入富”等,境外长期资金引入的效果十分显着。境外长期资金近年来成为A股重要的增量资金之一,使A股机构由公募基金与保险资金“双雄格局”,变为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及外资“三足鼎立”的格局。
A股目前的“散户市”特征依然突出,一方面,散户投资者在交易中仍占主导。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年鉴(2018卷)》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沪市中的个人投资者贡献了相当于机构投资者5倍的交易额,占到了总交易量的近八成。另据深交所公布的“2018年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交易频率过高,一周内交易若干次的个人投资者占比达46.4%。有市场人士认为,散户在交易中占主导对市场风格产生较大影响,如果散户在交易中占比绝对主导的特征得不到显着改变,很难说A股真正告别“散户市”。
另一方面,散户交易占比处于绝对优势,导致机构投资行为出现散户化、短期化倾向。有券商研究显示,以主动型股票和混合公募基金为例,在短期考核的压力下,2013年中国股票基金的换手率为美国的8倍多,没能有效发挥市场稳定器的作用。
但投资者需要看到,随着投资者结构改善,“散户市”特征逐渐改变,正在给市场风格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相关券商的研究显示,2015年底以来,大盘蓝筹股持续跑赢小盘股,为2005年以来的历史最长纪录。2016年以来,中小盘指数相对于大盘股的估值溢价已经收窄到历史最低水平。
回顾今年上半年A股行情,以贵州茅台、中国平安、恒瑞医药、【格力电器(000651)、股吧】为代表的行业龙头股价不断创新高,市场资金趋向拥抱核心资产。这是投资者结构改善的结果,也是价值投资影响越来越大的成果。与之形成反差的是,绩差股与问题股跑输大盘,ST股票成为下跌最惨的板块,逐渐沦为边缘资产。近三年,相比核心资产在A股市值中的占比提升,绩差股的市值占比呈明显下降趋势。
长期资金更多引入是A股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境外长期资金还会更多流入,有望在未来3至5年成为A股头号机构,而随之呈现个人投资者持股占比进一步下降的趋势。机构与外资持股占比上升对A股市场风格的影响将更趋突出。散户投资者应顺应市场变化,告别“四炒”陋习,回归价值投资。
投资者,机构,散户,持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