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声音:布局定增投资正当时
摘要: 第1页:基金:布局定增投资正当时第2页:私募大佬纠结3100点:追逐热点还是等待估值回归第3页:上投摩根核心成长基金:持仓均衡淡化择时第4页:海通证券姜超:不要怕,宽松延后不等于收紧!第5页:汪洋:加
基金:布局定增投资正当时 私募大佬纠结3100点:追逐热点还是等待估值回归 上投摩根核心成长基金:持仓均衡淡化择时 海通证券姜超:不要怕,宽松延后不等于收紧! 汪洋:加快内贸流通创新发展
私募大佬纠结3100点:追逐热点还是等待估值回归
3100点的争夺仍在继续,但市场的热点却散乱起来——上周地产、银行股行情告一段落,新的热点尚未形成,处于市场混沌期,是追逐风口上的少数热点,还是耐心等待估值的回归?当下,私募大佬们的心态也开始纠结起来。
“对于万科股票的炒作,我们的态度是:不参与,不接受。”面对近期涨势如虹的蓝筹行情,北京神农投资总经理陈宇称。他告诉记者,根据神农量化开发的情绪指标,当前市场已运行到阶段顶部,同时场内资金与股指背离。
最近,陈宇也关注到了央行披露的新增贷款数据——一边是企业新增贷款为负,一边却是百姓着急借钱买房。资产荒下,房地产和房地产股成了为数不多能抵御通胀,并预期高收益的投资方向。
在陈宇看来,投资只赚三个变化的钱:基本面变化、流动性变化和情绪变化。他认为,下半年到明年春季,大概率还有两次反弹,耐心等待比盲目出击更重要。
与陈宇的逻辑不约而同,弘尚资产一位负责人也认为,短期市场风格偏向低估值板块特征明显,而前期炒作热点类、题材类个股则表现居后,本质上还是受市场整体风险偏好下降和对资产荒担忧加剧影响。
3100点位置高不高?高毅资产基金经理认为,目前市场上多数公司还处于高估值状态,只有少数公司存在机会,在经历了上半年包括白酒、饮料、家电在内的蓝筹股估值修复行情后,目前整体估值并未低估。
“市场很难摆脱存量博弈的格局,需要自下而上挖掘真正成长性的行业和公司。”高毅资产认为,最新的信贷数据表明,企业资产负债表有所改善,银行整体风险在下降。其中,业务集中于经济活力强、坏账爆发早的区域,且房贷资产较少的城商行将率先受益。
谈及市场的基本面,展博投资认为,国内经济正在逐步企稳,传统行业效率提升并逐渐触底,而高科技、服务业等新型产业增长速度较快,对股市更不应悲观。
针对已经公布的半年报数据,展博投资分析称,大部分公司增长还不错,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食品饮料、养殖业、家电家居行业中很多公司增速都超过了预期,对估值形成了支撑。
“市场正从交易时代进入配置时代,这一格局已渐趋明朗!”翼虎投资认为,虽然增量资金的持续性有待考证,但其边际影响却不容忽视,而当下的投资策略是:轻指数、重个股,继续逢低加仓,方向仍然是真价值和真成长个股。
让翼虎投资乐观的逻辑是,深港通实施方案获批、国企员工持股试点、产业资本频频举牌、汇率趋稳资本流出压力减轻等,这些积极的因素都使得A股从前期的存量博弈转到一个开始有增量资金参与的市场。
上海证券报
基金:布局定增投资正当时 私募大佬纠结3100点:追逐热点还是等待估值回归 上投摩根核心成长基金:持仓均衡淡化择时 海通证券姜超:不要怕,宽松延后不等于收紧! 汪洋:加快内贸流通创新发展
上投摩根核心成长基金:持仓均衡淡化择时
近期A股市场持续在3000点附近震荡,呈现出结构性的投资机会。在上投摩根核心成长基金经理李博看来,震荡市需淡化择时,业绩为王,投资的主战场应该立足于精选价值成长股。
从基金经理李博近几个季度的操作来看,表现出典型的价值成长投资风格,底仓关注低PEG的优质成长股,重视安全边际,谨慎布局,长线持有,对充分筛选后计划买入的个股通常较快建仓到位,较少波段操作,尽可能使波动和回撤相对较小。
业内人士认为,上述投资风格非常契合震荡市,较低的行业集中度,较高的个股集中度以及较低的换手率,无疑在震荡市会表现更优,适合投资者进行中长期投资。
事实上,上投摩根核心成长基金自李博掌管以来,业绩表现较为优异,不仅在牛市中善于进攻,在今年1季度市场的下跌行情中,该基金对于净值回撤控制较好,短、中、长期业绩均在同类型基金中排名在前四分之一。
从李博过往的从业经历来看,他有着非常丰富的行业研究经验,覆盖过的行业包括电力设备、新能源、环保和机械,此外,对电子、通信、传媒和软件等新兴产业也很熟悉,擅长电力设备、新能源、环保,曾担任公司新兴产业组组长。
从该基金经理对组合构建的策略来看,侧重于自下而上优选成长股为主,自上而下行业比较为辅。据悉,该基金经理立足自我个股挖掘,辅以内外部研究员支持,并少量参考券商推荐。
从其持仓来看,李博近年来挖掘出了不少牛股。以老板电器为例,早在2015年年初,上投摩根核心成长就重仓了这只家庭厨电的龙头股,并一直持有至今,获取一倍以上收益率。此外,从该基金二季报来看,该基金还重仓持有了索菲亚等个股,索菲亚作为定制家具的核心受益股,同样表现优异,穿越牛熊。
李博表示,其持仓会相对均衡,往往是提前布局被低估的潜力板块,仅仅会用有限的仓位,参与热点或主题投资,且力争提前布局,避免较大回撤。而当其核心持仓震荡甚至下跌时,他则会在组合中加入对冲手段。
对于后市的投资布局而言,李博表示,在中国经济转型大背景下,传统行业盈利增速无疑将面临下行压力,而新兴消费和新兴成长的盈利则有望向好。未来会继续以精选个股作为首要方向。首先,重点关注中盘成长股,中盘成长股过去两年均涨幅偏小,估值也普遍处于历史低位,今年全年有望获得超额收益;其次,关注大消费领域,居民可支配收入仍处于稳步提升阶段,和居民消费相关的领域存在投资机会;最后,关注经济转型带来的投资机会,如环保、新能源等领域。
上海证券报
基金:布局定增投资正当时 私募大佬纠结3100点:追逐热点还是等待估值回归 上投摩根核心成长基金:持仓均衡淡化择时 海通证券姜超:不要怕,宽松延后不等于收紧! 汪洋:加快内贸流通创新发展
海通证券姜超:不要怕,宽松延后不等于收紧!
编者按:8月24日,央行时隔半年重启了14天逆回购,招标利率2.4%与前期持平。海通证券姜超认为,2.4%的14天逆回购利率低于上周市场上2.7%的14天回购利率,说明央行提供的资金依然比市场便宜。综合看来,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的收紧,只是意味着降准降息等宽松货币政策的延后。 不要怕,宽松延后不等于收紧——对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的解读
8月24日,央行时隔半年重启了14天逆回购,招标利率2.4%与前期持平。而这也证实了8月23日的传言,即央行或将重启14天逆回购。而这一消息在23日引发了债市的轩然大波,当天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一度大跌0.5%,10年期国债利率大幅上行4bp,也创下了4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一时间,股市和债市都成了惊弓之鸟,是不是狼来了?货币政策转向了?金融去杠杆开始了?到底该如何看待央行14天逆回购的重启呢?
我们认为宽松货币政策将延后,但是绝不会收紧。
我们知道,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数量型调控工具,例如存款准备金率、正逆回购、SLO、MLF、央行票据等,另一类是价格型调控工具,例如利率、汇率等。
而纵观央行货币政策收紧的历史,通常会有非常明确的信号,体现为利率的上调,或者是资金的回笼,比如准备金率的上调,或者是发行央票、正回购等回笼货币。
如果央行直接上调存款利率或者准备金率,那么货币收紧的信号就会相当明显,比如2007年以及08年上半年,还有2010、11和12年。
但是在发生钱荒的2013年,央行并未加息或者加准,但是货币利率R007一度飙升至10%以上,导致债券市场哀鸿遍野,上证指数也一度暴跌至2000点以下。
而这种情况下,对于央行使用的货币工具细节的观察就相当重要。当年央行在7月和8月份分别重启了7天和14天逆回购,但当时的7天逆回购利率从年初的3.35%大幅上调到了4.4%,14天逆回购利率从3.45%大幅上调到了4.5%。
与此同时央行在13年7月重启了3年期央票发行,类似于将资金回笼并且锁定3年,所以当年对于这一行为也有个名字叫做“锁长放短”,央行虽然通过逆回购投放了短期的流动性,但是通过央票锁定了长期的流动性,整体来看依然是收紧的政策组合。
因此2013年钱荒出现的背后是央行货币政策的明确转向,通过3年期央票的重启以及逆回购利率的上调明确传递了收紧的信号。
再来看这一次,最近两天的回购利率相比于前一周也有明显上行,但是7天回购利率也就是从上周的2.47%上升到2.7%左右,和13年的10%完全不可同日而言。
而从央行传递的数量或者价格信号来看,也根本看不出任何收紧的信号。
首先今天发行的14天逆回购利率为2.4%,与今年春节期间的利率持平而并未上调,而2.4%的14天逆回购利率也低于上周市场上2.7%的14天回购利率,说明央行提供的资金依然比市场便宜。因此,从利率看央行并未收紧。
其次,央行在13年重启3年期央票发行时曾经有一个借口,说的是2010年发行的3年期央票到期了,所以美名其曰为“续发”,发行新央票只是为了冻结此前老央票到期所投放的资金,但实际上市场对于央行紧缩的态度心知肚明。
而13年7月份开始重启发行的3年期央票也在16年7月起也陆续到期了,但市场从未听说央行有重启央票发行的打算,央票到期带来大量长期资金,貌似完全不需要冻结了,全部直接投放市场了,再加上7天和14天逆回购的轮番投放,说央行现在是“既放长又放短”还差不多。
所以,我们认为本次14天逆回购的重启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收紧。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宽松货币政策确实在延后。
我们知道,16年以来的经济增长持续低于预期,尤其是7月的数据公布以后,一方面工业投资增速全面回落,另一方面货币信贷大幅跳水,7月新增信贷仅4000亿出头,M2增速降至了10.2%,7月外汇占款下降了1900亿,各项数据意味着经济增速出现了较大的回落风险,因而市场对于货币宽松的预期大幅升温,不少人期待很快会有降息或者降准等货币政策出台。
但在我们看来,短期内出台降息降准等政策的概率并不大,为此我们在本周宏观周报中明确使用了“短期难见降准”作为标题。
而我们判断降准等宽松货币政策延后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是资产泡沫高企。7月全国主要城市房价环比涨幅继续扩大,而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要抑制资产泡沫,应该指的就是房地产泡沫,因此很难想象央行会在当前时点继续大水漫灌,给地产泡沫火上浇油。
二是通胀反弹风险。虽然7月通胀下行到1.8%,我们预测8月CPI有望继续下行到1.7%,但近期菜价、猪价、油价等均有反弹,加之去年末存在低基数效应,年底的CPI有望回升至2%左右,央行放松货币政策在短期内依然受到通胀反弹的制约。
三是经济短期稳定。虽然7月货币信贷数据跳水,但是金融数据属于经济的领先指标,只是预示未来经济存在下行风险,但单纯就工业数据来看,7月6%的工业增速持平于年内均值,依然相对稳定。尤其7月的发电量增速跳升至7.2%,创下3年新高,7月钢材产量同比增长4.9%、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5.4%,也都是在最近两三年的最高点。说明7月的经济本身非常强劲,并不像6%的工业增速显示的那么疲弱。而8月以来的发电耗煤增速比7月又有上升,说明8月的发电量增速乃至经济也并未大幅下滑,依然保持了相对的稳定,这也意味着当前降息降准的必要性不大。
因此综合看来,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的收紧,只是意味着降准降息等宽松货币政策的延后。
由此,也可以推出这一政策对市场利率的影响。
首先,如果宽松货币政策再度延后,那么当前的市场利率就很难下行。
目前标志性的10年期国债利率在2.7%左右,而7天回购利率在2.5%左右,在过去的15年中短期的7天回购利率一直是10年期国债利率的下限,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央行不下调逆回购招标利率,那么10年期国债利率就很难往下突破2.5%。
上周的10年期国债利率一度接近2.6%,已经突破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2.7%的低点,离2002年2.3%的历史最低点仅一步之遥。但这一步之遥在年内或很难突破,原因就在于当前的10年期国债利率已经降至短期的政策利率附近,如果缺乏进一步的宽松货币政策配合,那么利率的突破就存在巨大的难度。
尤其是目前市场利率下行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是套息交易或者说杠杆交易,大家举借短期的回购资金,然后买入长期的国债、金融债,因此套息交易下长期国债利率会向短期回购利率靠拢。但如果长短期利率出现了倒挂,那么套息交易的动力就不存在了,这反过来也意味着长期国债利率很难低于短期的回购利率。
如果利率下不去,是不是就一定会大幅上升呢?我们认为不会。
因为如果明确央行并未收紧货币政策,那么债券利率就不会出现趋势性上行,而这也是本轮调整和13年的本质区别。
13年央行通过利率上调、央票发行等各种信号天天提醒市初币收紧,而且当时的主题词就是提高利率去杠杆,但结果杠杆没有去成,反而导致了钱荒。
目前的中国经济远比13年脆弱,如果央行果真收紧货币政策,一旦利率出现飙升,那么目前泡沫化的房地产市翅出现极大的下行风险,也会对中国经济形成巨大的冲击,甚至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也意味着货币收紧牵一发而动全身,央行很难轻举妄动。
而只要央行不持续收紧货币,那么市场利率就不存在大幅上行的风险。
我们在本周的债券周报中明确提出“利率步入震荡期”,判断未来3个月10年期国债利率的波动区间是2.5%-2.9%,中枢是2.7%,潜台词是目前2.7%的国债利率定位相对合理,我们测算下来与当前银行贷款利率、理财利率等都相匹配。
而在人口结构老龄化、经济长期下行的背景下,我们在14年明确提出“零利率是长期趋势”。在目前也被全球利率走势所印证,也在国内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这意味着利率下行的大趋势不会发生改变。
而从全球比较来看,中国国债利率的上行风险也很低。当前中国10年期国债利率2.7%的水平并不低,远高于美国的1.5%,以及日本和欧洲的负利率,在主要经济体里面处于最高位。
我们统计今年以来全球主要40个国家的国债利率几乎全部下行,而中国仅下行9bp,因为我国的债市在上半年出现了巨幅调整,已经充分释放过风险,因此从全球比较来看还算不上泡沫化。
另外,很多人担心目前债市交易杠杆太大,担心央行去杠杆,我们觉得其实不用那么担心。要知道日本做了20年套息交易,也没见着利率飙升。15年初的时候新老债王billgross,JeffreyGundlach齐喊做空负利率的德国国债是一辈子一次的机会,结果目前的德国国债利率还是负的。要知道日本在90年代出现了资产负债表衰退,企业完全不投资,只存钱还债,导致了90年代的M1持续飙升。而中国目前也是M1增速高企,企业也是完全不投资只存钱,而且还是大笔的活期存款,这么多钱没地方去,那么大家借过来买点国债很正常。因此,利率低的原因是经济不好、缺乏投资机会,而央行的行为也改变不了对经济的预期。
目前有一种说法是国债利率每下10bp,债券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就少了一年。我们觉得这种想法有点太悲观了。大家应该多看看海外的零利率、负利率,多想想日本、欧元区这些地方的同行们在过什么日子,就会对国内目前2.7%的10年国债利率感觉踏实多了。应该倍加珍惜目前国债利率依然高达2.7%的时刻,享受未来利率从2.7%降到零的过程,珍惜每一次利率调整带来的投资机会。
所以对于债券市场,我们的结论是“债市短期震荡,利率长期下行”,我们预测17年的10年期国债利率有望降至2%左右,而4季度的国债利率如果调整至我们预测区间的上限甚至更高,都是布局明年的好机会。
而对于股市而言,如果货币宽松延后,利率步入震荡,那么类债券高股息蓝筹可能也会短期休息,但在利率长期下行的逻辑下,如果股价出现调整那么股息率反而会更高,也意味着长期投资价值会更高,这其实是价值投资者的好机会。
海通证券
基金:布局定增投资正当时 私募大佬纠结3100点:追逐热点还是等待估值回归 上投摩根核心成长基金:持仓均衡淡化择时 海通证券姜超:不要怕,宽松延后不等于收紧! 汪洋:加快内贸流通创新发展
汪洋:加快内贸流通创新发展
据新华社8月24日消息,国务院副总理汪洋24日在京出席加快内贸流通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并讲话。他强调,我国居民消费层次、结构、方式和理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的结构性改革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加快内贸流通创新发展,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扩大消费需求和促进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汪洋指出,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着力健全覆盖城乡的内贸流通网络,积极开展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提高了流通效率,降低了流通成本,对释放消费潜力、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汪洋对进一步推动内贸流通改革创新作出五项部署。一是完善内贸流通领域供给转型的政策体系,扩大品质消费、服务消费、汽车消费、绿色消费供给,适应消费结构新变化。二是坚持不懈地整顿和规范内贸流通市场秩序,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打破地区封锁,改善消费环境。三是促进线上线下互动发展,实施零售业提质增效行动,创新电子商务监管模式,构建多渠道扩大消费供给新格局。四是加强内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公益性、微利经营和市场化运营流通设施的分类指导,改善扩大消费的供给条件。五是深化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服务消费统计体系,完善内贸流通法律法规,破除制约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
中国证券网
利率,央行,回购,投资,国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