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险和宽松预期共振 市场背离难持久 慧眼识套利良机
摘要: 近期包括商品和股市等金融市场走势动荡,波动率放大,且市场出现了美元和黄金同涨、原油和铜暴跌、国内股市过山车等一系列比较难以理解的走势。笔者认为,当前市场处于金融市场避险模式和货币宽松预期模式的共振中,
近期包括商品和股市等金融市场走势动荡,波动率放大,且市场出现了美元和黄金同涨、原油和铜暴跌、国内股市过山车等一系列比较难以理解的走势。笔者认为,当前市场处于金融市场避险模式和货币宽松预期模式的共振中,属于短期性事件驱动的行情,因此市场走势背离的特征可能会在后市得到纠正,建议在市场纠偏中寻找套利机会。
海外启动避险模式
对比大类资产,我们发现近期黄金和美元同涨,美债收益率不断下滑,日元也大幅上涨,由瑞士央行放弃欧元瑞郎下限和国际原油暴跌共同引发的“潘多拉之盒”被打开,市场明显进入避险模式中。
通过我们跟踪的指标发现,自去年12月份以来,反映海外金融市场恐慌情绪的vix指数一直处于高位,截至1月20日为18.85,较1月14日的21.48略有回落,但这也是继2014年上半年长达半年之后低波动下的波动率大幅回归的体现,反映出市场的避险情绪高企。
其他避险资产如美国国债、黄金、日元和瑞郎都出现了大幅上涨。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美国国债,因美国经济复苏一枝独秀,这吸引海外资金大量流入美国国债市场避险。截至1月20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1.87%,为2013年5月10日以来最低纪录附近。今年以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33个基点,创下1962年有纪录以来同期最大跌幅。
国际黄金也受到避险资金的青睐,很多投资者抛售原油、欧元资产、甚至股票,买入黄金避险,这也是解释美元指数和黄金同涨的原因所在。全球最大的黄金etf spdr的黄金持仓大涨至4年多新高,spdr的持仓在1月20日上涨1.9%,至742.24吨。
新一轮货币宽松竞赛开启
由于国际原油暴跌、实体经济复苏疲软,全球央行似有掀起新一轮货币贬值竞赛的趋势,货币战争硝烟逼近。继丹麦央行1月19日降息后,土耳其央行1月20日也宣布降息。而在上周,即1月15日瑞士央行停止货币和欧元挂钩的同一天,印度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秘鲁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埃及央行同时也宣布降息50个基点。
这就开启了央行主导市场的投资模式时代,经济数据越差,市场表现反而会越好。而货币宽松也会助推包括黄金在内的一些资产出现大幅上涨。不过,由于海外市场处于避险模式,短期海外股市和国际性商品如铜、原油尚没有启动反弹。
回到中国市场,1月21日,a股市场大幅飙升,在前期遭遇政策打压的金融地产等蓝筹股再度疯狂,这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中国央行可能的新一轮宽松的预期。从gdp数据来看,2014年四季度gdp增长7.3%,2014年全年增长7.4%,基本上符合高层设定的7.5%左右的底线。不过,由于gdp统计口径有了调整,因此实际gdp增速可能要比当前公布的7.4%略低。
另外,2014年11月份的突然降息并没有给实体经济带来资金成本的降低,反而让资本市场风生水起,进一步加剧了社会资金脱实向虚的趋势。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偏高或是未来央行维持宽松政策的最大动力,而外汇占款下降也是主要的因素。
寻找市场纠偏中的机会
首先,从海外市场来看,避险模式不会一直持续。从欧洲来看,欧洲央行qe箭在弦上,尽管实施qe并不意味着欧洲经济会由此摆脱通缩,但是至少在短期来看让市场的不确定性降温。这时候,避险的黄金、美债可能高位回落。
其次,美联储政策会逐步明朗,目前包括就业数据等一系列经济指标都指向货币将常规化,目前唯一阻碍因素就是过低的通胀,但是美联储官员纷纷表示,这并不妨碍美国加息。因此,美元实际利率可能会止跌回升,从而打击黄金、原油和铜等国际性商品。
再次,央行掀起新一轮宽松,并不意味着通胀由此企稳回升。历史上来说,央行们可以通过加息抑制通胀,但是否能通过印钞或者降息刺激通胀仍然有待证明;伴随超级宽松货币政策而来的长期“副作用”也有待观察。
最后,中国股市还将面临政策方面的冲击。一方面,央行要继续降低融资成本,必须要解决金融市场流动性堰塞湖的问题,这就有必要遏制流动性“脱实向虚”,股市去杠杆政策还会出台;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原材料成本下降已经逼近极值,因此企业利润要依靠销售收入的增长,而在当前需求疲软的情况下,这种情况难度较大,缺乏盈利支持的市场估值提升难以持久。
股市,市场,模式,近期,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