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康生化渐回原形
摘要: 近年来随着A股的高速扩容,已经上市的公司中,有一少部分IPO招股书业绩不错的,逐渐露出了马脚。
近年来随着A股的高速扩容,已经上市的公司中,有一少部分IPO招股书业绩不错的,逐渐露出了马脚。
这些公司的特点是整体规模不大,上市时财务数据比较华丽,上市后不久,业绩就开始下滑被打回原形。
10月9日,【绿康生化(002868)、股吧】(002868.SZ)发布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公司股份时间过半的公告,称公司第二大股东合力(亚洲)投资有限公司在6月份开始的减持不超过300万股的计划,已经实施过半。
从股份占比来看并不大,只占公司总股份的1.93%,但是大股东减持股份往往是一个信号:准备套现离场,并认为当前的价格相对合理。
而绿康生化现在是一个什么情况?股价是上市以来比较低的阶段,非常接近历史最低点;业绩上市以来连年下滑。
因此,大股东的减持公告很可能预示着对公司的未来不抱太大希望了。
据Wind,公司前十大股东中,前三大和第五大均为投资公司,分别是上海康怡投资有限公司、合力(亚洲)投资有限公司、富杰(平潭)投资有限公司和福建梦笔投资(有限公司)。
除了第二大股东合力(亚洲)投资有限公司公告减持外,福建梦笔投资有限公司也在6月份的公告中开始减持。
那么,公司发生了什么?
不合逻辑的营收、净利润双下滑
绿康生化是一家从事兽药原料药、制剂、益生菌以及绿色微生物功能添加剂等业务的生物公司,产品主要用于牛、猪、禽的生长。
2018年养殖行业确实受到了打击,但2019年快速回升,大部分养猪企业都赚得盆满钵满,而绿康生化主营与之相关,但营收和净利润却都创上市以来最差。这样的业绩,就不太符合经营逻辑了。
2017年,公司上市当年,营收3.75亿元,净利润8592万元;2018年,营收3.44亿元,净利润7469万元;2019年,营收3.04亿元,净利润6601万元。如果剔除掉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的影响,公司2019年的扣非净利润比2017年腰斩一半还多。
从产品构成来看,公司80%的营收来自杆菌肽类产品,正是该产品的销量不断下滑,导致公司的营收和利润不断下降。
存疑的海外大客户
据2017年的招股书,绿康生化的营收对大客户的依赖度非常高。
报告期内(2014-2016年),公司前五大主要客户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8.62%、37.62%和43.49%,其中对主要大客户硕腾的销售占比分别为7.27%、17.44%和19.63%,前五大客户销售集中度受到硕腾销售额占比的影响较大。
硕腾原为著名医药公司辉瑞旗下动物保健部门,2012年拆分成独立公司,以生产经营动物用的兽药、疫苗为主。硕腾从绿康生化采购杆菌肽类产品,据招股书披露,该产品毛利较高,每年采购额6000万-7000万元左右。
绿康生化上市后,年报里不再披露大客户名称,但在业绩下滑的原因解释中,提到是受部分高毛利产品外销收入下滑因素影响。
从中可以推测,很显然,这里的高毛利产品正是杆菌肽类,而外销客户也就是招股书中披露的硕腾。
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第一大客户销售额仅有2368万元,和原来6000万-7000万元的金额差距较大。这说明要么公司失去了硕腾这个大客户;要么硕腾主力供应商改为其他公司,仅从绿康生化采购少量产品。
公司丢掉硕腾这一大客户的证据不仅这一处,招股书显示,公司上市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之一是为了2400吨/年活性杆菌肽系列产品扩建项目,该项目达产后,公司杆菌肽类产品的产能将新增2400吨活性/年,进而从现有的2827吨活性/年提高到5227吨活性/年。
然而,公司对募资用途进行了变更。发布公告称,2400吨/年活性杆菌肽系列产品扩建项目是公司基于2014年公司上市前的产能情况、市场情况、未来发展规划以及行业政策制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面临的国内行业政策发生了一些变化,2019年11月,公司决定对该项目进行变更。
这个变更公告也从侧面证实了公司核心业务订单流失的事实。
据公司2019年年报披露,2020年,中国新版《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将发布实施,新政策对兽药生产要求、标准的大幅提高。在此之前,国内兽药市场,安全性差、转化率低、残留率高的兽药市场份额较高,导致公司国内销量较小。未来,公司有望扩大国内客户市场份额。正是因为国内客户群体尚未培育成熟,导致了绿康生化业绩和行业发展出现了背离。
那么,公司有没有预计到硕腾对业务的影响?从相关信息看,公司其实是很清楚的,在招股书中曾非常含蓄地表示,2015年6月,公司与硕腾签订中长期合作协议,协议有效期为2015年6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而从公司业绩表现来看,大概率是公司和硕腾的协议续签出了问题。
但公司招股书中,并没有在经营风险中将该风险明确的表述,有避重就轻之嫌。
借钱理财?
绿康生化变更了募资用途后,根据证监会的要求,闲置资金不得滥用,因此公司理所当然地去买了理财。
除此之外,公司手头只要有闲置现金都去买理财、国债逆回购和交易性金融资产。以2019年年报为例,公司因为理财带来投资收益高达2096万元,接近当年净利润的40%,成为影响业绩的重要因素。
虽然业绩连年下滑,但由于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均为正数,公司销售的产品能够回笼资金,所以绿康生化一直不差钱。
但是这家不差钱的公司,竟然在2019年发生了3476万元的短期借款和7700万元的长期借款。
据2019年年报,公司贷款均为抵押贷款,是为了进行热电联产项目。项目总投资约为2.01亿元,项目生产的热力及发电量除满足自用需求外,其他部分对外出售。
看起来是一个节能减排多赢的项目,但存在两大疑点,一是公司借款平均利率相对较高;二是公司账面现金和理财产品接近3亿元(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1.73亿元),按说不差这2.01亿元,为什么需要高息贷款?
2019年年报显示,这1.73亿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为理财产品,但利润表显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为-77万元。正常情况下,传统的理财产品是大概率保本的,不会出现公允价值变动为负数的情况,说明公司购买的很可能是资管计划等风险较大的理财产品。
也许正是公司被深度“套牢”,不得不通过较高利息的贷款来进行新项目的建设。
股权质押开始
在二股东开始减持的同时,大股东也开始有了动作:股权质押。
股权质押是一种方便快捷的融资手段,尤其是对于规模较小的轻资产企业尤为适用。传统银行贷款通常需要抵押物,要么是房产,要么是生产设备,而轻资产企业缺乏用来贷款的抵押物,办理银行贷款比较困难,大股东将手里的股票进行质押就成了最优选择。
绿康生化第一大股东是上海康怡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的实控人赖潭平也是绿康生化的实控人。9月8日,绿康生化发布公告,称上海康怡投资有限公司解除了部分质押,原质押比例30.43%,仍质押所持有的13.06%的股权,从比例上看不算高。
笔者认为,当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超过持有股票60%的时候,就有“跑路”的风险。
从13.06%的比例看,该大股东风险不大,但是考虑到公司是2017年新上市的公司,大股东2019年底刚刚开始进行股权质押,半年多来频繁进行股权质押,说明大股东资金状况比较紧张,将来有持续加大质押比例的可能。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声明:本人不持有文中所提及的股票)
绿康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