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莲》口水战背后
摘要: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吴绮玥)号称“好饭不怕晚”的新片《我不是潘金莲》自上映以来风波不断,先有导演冯小刚因不满万达院线排片“怒撕”王健林,后又有该片挤走本该同期上映的影片以及涉及“幽灵”场次的质疑不绝于耳
(记者 吴绮玥)号称“好饭不怕晚”的新片《我不是潘金莲》自上映以来风波不断,先有导演冯小刚因不满万达院线排片“怒撕”王健林,后又有该片挤走本该同期上映的影片以及涉及“幽灵”场次的质疑不绝于耳。然而,这一切在刺激着《我不是潘金莲》的话题不断发酵的同时,也带动了该片票房的节节攀升。这场口水战的背后,其实有着可观的经济利益考量。
冯导打的啥“算盘”?
11月18日,推迟了上映档期的《我不是潘金莲》终于与全国观众见面。当天,该片导演冯小刚在经过微博和朋友圈预热和提示后,于12:30分发出了《潘金莲致王健林先生的一封信》,表达了万达院线给该片排片过低的不满。而万达方面王思聪公开回应、王中磊和华谊兄弟官微等纷纷发博响应,更使围绕《我不是潘金莲》展开的一系列话题持续发酵。一时间,炒作之说甚嚣尘上。
事实上,从选角到成片,《我不是潘金莲》的舆论造势一直没有停过,到了终端的发行放映环节,公司方面自然也是慎之又慎,这从该片在上映前的调档可见一斑。为何这部影片受到如此重视?关键还是票房,而票房则是净利润的保障。
更值得注意的是,《我不是潘金莲》予华谊兄弟和冯小刚而言,可能还多了一层资本层面的特别考量。华谊兄弟今年以来一直未有爆款电影出现,票房成绩并不理想,亟需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来重塑其影业龙头的形象;对冯小刚来说,去年年底,华谊兄弟以10.5亿元收购了其旗下公司东阳美拉70%股权,冯小刚等原股东承诺东阳美拉2016年经审计的税后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且此后每年度的净利润增长率为15%,若未完成,冯小刚等原股东将以现金方式等对差额部分进行补足。东阳美拉作为《我不是潘金莲》的出品方之一,该片票房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到东阳美拉今年业绩承诺能否兑现。财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东阳美拉的净利润为3535.6万元,较1亿元的业绩承诺尚有6464.4万元的差距。如此看来,冯小刚和华谊兄弟的“焦虑”应该不难理解了。
排片、票房齐遭质疑
围绕《我不是潘金莲》的话题不断发酵,如愿带动了该片票房的节节攀升。据实时票房统计显示,截至11月24日14:40分,《我不是潘金莲》排片和票房均为当日第一。其中,实时票房约576.5万元,排片占比32.69%;上映天数7天,累计票房为2.76亿元。从上映几日的排片上看,虽然万达院线给出的排片并不高,但全国平均排片约在35%至40%之间,处于同期所有上映影片之首,而排片率处于第二位的《奇异博士》(11月18日至24日)的排片区间为10.73%至17.43%,不足《我不是潘金莲》的一半。
由此,“华谊兄弟为了给自家影片留足排片空间,向广电诉求,挤走了本该同期上映的电影《神奇的动物在哪里》等影片”的说法不胫而走,华谊兄弟对此的回应是“这个锅我们不背”。不过,公司并未选择以公告的形式澄清所谓的“推迟进口片上映档期”、“排挤其他电影”等均为谣言,而是在微博上转发了律师声明。
票房方面,作为投资方之一的北京文化曾发布公告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20日24时该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3日,票房成绩约为2.04亿元,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50%。这引发了又一轮争议,票房注水、“幽灵场”的质疑不断。
无论排片还是票房,归根结底还是盈利。业界有一种说法,《我不是潘金莲》存在5亿元的保底协议,根据约定,即使《我不是潘金莲》最终票房低于5亿元,其保底方耀莱影视也需要按照5亿的实际票房向电影投资方支付2亿元净收益。难怪耀莱国际影城火力全开地给出了《我不是潘金莲》超高排片,其中11月18日、19日的排片率分别达到77.6%、86.4%,11月23日排片比进一步提高到了85.6%。
有专家指出,随着资本争相涌入影视产业,由资本压力所导致的矛盾也在浮出水面,而《我不是潘金莲》的口水战,或许才仅仅是一个开始。
票房,金莲,我不是,上映,冯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