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股现险资身影:举牌线之下动作频频 或是加仓对象
摘要: 随着“宝万之争”迎来更多变数,中报业绩也将上市险企面临的更多考验反映出来。与2015年相比,已成为房产、金融等上市公司大股东的保险机构举牌行为明显减少,上半年选股偏好食品、化学制品、医药等板块,而去年
随着“宝万之争”迎来更多变数,中报业绩也将上市险企面临的更多考验反映出来。与2015年相比,已成为房产、金融等上市公司大股东的保险机构举牌行为明显减少,上半年选股偏好食品、化学制品、医药等板块,而去年底的举牌有一部分带来了浮亏压力。
业内人士认为,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为险资举牌带来了机会成本。近半年来的收益贡献率将掣肘保险机构一段时期内的业绩表现,考验险资调仓换股的智慧。保险资金举牌遇冷并不代表对权益类投资机会的放弃,而“相机抉择”很难成为保险资金权益类战略配置的策略。考虑到风险约束,保险公司会选择通过增加大盘蓝筹股配置比例、减小中小市值股配置比例来对冲价格风险给偿付能力带来的影响。只有以高质量的保险业务为根基,保持适度的杠杆水平,再结合价值投资,才能够实现“举牌”模式的可持续和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举牌节奏放缓
保险资金举牌的话题成为近期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保险业负债端和资产端承压的情况下,权益类投资成为业内机构冀望提升业绩的主要渠道。经过长期投资实践,保险资金已成为多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体现出一定的投资偏好。
截至目前,上市公司已披露的中报显示,保险资金出现在多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上。在板块方面,食品、化学制品、医药、公用事业、计算机等成为保险公司新进或增持的重点领域。
整体来看,保险资金成为股东“座上宾”最为明显体现在银行板块。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公开信息发现,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各有四席由保险机构或产品占据。安邦保险、华夏保险已成为民生银行的大股东,平安保险和阳光保险则是平安银行的大股东。中国人保、天安财险是兴业银行的大股东。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则各有三席由保险资金占据。此前,富德生命人寿接连举牌浦发银行,使得外界尤为关注险资对于银行股的兴趣。
围绕“宝万之争”展开的一系列事件将保险资金对房地产个股的兴趣展现在资本市场面前。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至少有54家A股上市房企被险资重仓持有,中国平安、前海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安邦保险等都持有大笔上市公司股份,而股权分散个股明显成为险资的投资集中地。例如,金地集团前十大流通股中的六席为保险资金,分属富德生命人寿、安邦保险和天安财险;万科则迎来包括前海人寿在内的资金和安邦保险对于其股权的竞逐。
由于二级市场表现疲弱,险资2016年以来的举牌行为较2015年明显减少。根据统计,截至2015年末,共有10家保险公司累计举牌了36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总额约为3650亿元,尤其是2015年下半年,险资举牌密度集中。而进入2016年,在A股市场上大手笔举牌的险企寥寥无几,仅胜利精密、长江证券、保利地产等个股公告了保险资金举牌的新动作。
浮亏考验控仓能力
在险资举牌遇冷的背后,是股市持续震荡对保险资金配置构成考验。“宝万之争”中宝能系资金一度承受万科股价波动带来的潜在风险,使得市场各方担心相应的保险资金可能蒙受投资损失。而实际上,从2015年底保险资金举牌的几只个股情况来看,目前险资确实承担着浮亏的压力。
2015年底,安邦保险举牌行为涉及6家上市公司,包括万科A、大商股份、金融街、欧亚集团、同仁堂、金风科技。阳光保险则举牌了承德露露、中青旅、凤竹纺织、京投发展。彼时市场一度形成“险资举牌概念股”的追涨形势,相关标的走出一轮行情,但随后市场出现调整,数只个股较举牌时价格出现浮亏。
保险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保险资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买入股票一般看重长期投资收益,不会以短期内的股价波动为参考,险资投资举牌也是权益类投资的常态。但市场的不确定因素确实为险资举牌带来了巨大的机会成本,半年多以来的收益贡献率将掣肘保险资金的业绩表现,考验险资调仓换股的智慧。
券商分析人士表示,保费端压力、看好标的和偿付能力要求等是2015年末举牌潮出现的原因,但难以持续。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负债成本比较高的中小险企还是有动力通过股票市场赚取一个较高的收益率,但会有一个限度。
高华证券认为,以上市险企为例,近日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太平发布盈利预警,利润下降的主要推动因素应与2016年一季度相同。一方面是由于传统产品的准备金增加,另一方面则体现为A股盯市损失造成投资收益下降,权益类投资盯市一直是导致净利润率波动的最重要因素。
谋求持股利益最大化
2016年,保险业在负债端和资产端都面临考验。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和二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水平和行业经营效益都出现下降,两端的多方面风险也有所暴露,监管部门正着力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严查风险,并加以防范和处置。
多位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保险资金权益类投资对防御性板块将呈现出明显偏好。华泰证券分析师谢皓宇认为,相比于以规模为导向的“偿一代”,“偿二代”以风险为导向,加大了对蓝筹股票的容忍度,利好险资配置房地产板块。在维持权益配置比例不变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会选择通过增加大盘蓝筹股配置比例、相应减小中小市值股配置比例来对冲价格风险对偿付能力的影响。
谢皓宇表示,保险资金持股方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因为当保险机构举牌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达到5%且派驻董事时,其股票投资的记账方式可由公允价值法转为权益法。用权益法核算可以避免股价波动对险企财务报表的影响,提高投资收益率,并将在“偿二代”下释放资本金,减轻资本压力。相应的,高股息率、高ROA的公司都可能受到险资青睐。
中银国际证券分析师魏涛表示,长期来看,保险公司注重长期投资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一方面,险资通过长期投资与优质上市公司共同成长,分享成长收益,并将长期资金引入市场,有助于实现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举牌后,向被投资公司派驻董事,代表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也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环境。与此同时,只有以高质量的保险业务为根基,保持适度的杠杆水平,再结合价值投资,才能够实现“举牌”模式的可持续和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谢皓宇认为,从房地产板块来看,除了受“偿二代”影响,保险买入地产股还会考虑资产规模、回报率和业务合作等因素。买入的理由主要包括:一是大资金买重资产,看重投资收益;二是地产股是较高分红的价值型蓝筹股,高股息能为保险公司在持有期提供较稳定的收益;三是保险与地产在业务合作方面有紧密联系,如养老社区、REITs等。
市场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保险资金举牌遇冷,并不代表对权益类投资机会的放弃。一方面,A股延续震荡趋势为保险资金判断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为了分散风险,除非特别看好某些个股,否则在投资上缓步增持是更好的选择。目前保险资金购入多家上市公司的股份不足5%,这些个股都可能是未来保险资金加仓的对象。
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表示,“相机抉择”很难成为保险资金权益类战略配置的策略。从2016年的情况来看,考虑收益率优势和配置空间,险企会不断发掘新的投资方向,存在收益空间的股权投资可能成为选项。
“举牌线”之下险资动作频频
各路资金不但在明面上你争我抢、斗得激烈,在“举牌线”下的角力也惊心动魄。最新披露的中报数据显示,一些保险资金在5%的“举牌线”下大举增持,其中6家上市公司的险资持股比例已超过4%。
分析人士表示,险资举牌上市公司的资金多数来源于投连险、万能险。个别保险机构容易激进投资,甚至可能出现偿付能力危机,相关部门正强化对这一领域的监管。
69家公司浮现险资身影
今年上半年,“宝万之争”将险资举牌推向高潮,而举牌线下各路险资亦蠢蠢欲动。
Wind数据显示,在已发布半年报的公司中,约有69家上市公司背后有保险机构的影子。其中,仅有一家险资持股比例触及5%举牌线,剩余的68家公司中,有6家公司的持股比例超过4%,逼近举牌线。
以利尔化学为例,公开资料显示,君康人寿去年二季度持有利尔化学836.08万股。随后,君康人寿于去年三季度、今年一季度小幅增、减持。截至目前,君康人寿持有利尔化学834.30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4.12%。
利尔化学并非君康人寿持有的唯一逼近举牌线的上市公司。数据显示,去年君康人寿先后入驻了10多家上市公司,其中,对中电广通、华微电子的持股比例分别为4.98%和4.16%,逼近举牌线。
此外,主营业务为医药批发和连锁零售的嘉事堂也是保险资金看好的“香饽饽”。数据显示,入驻嘉事堂的保险机构投资者总计持股比例为4.72%,其中包括中国人寿两个保险计划,分别持股525.01万和405.31万股,合计占总股本的3.72%。
另一家险资持股逼近举牌线的公司是哈投股份,有两个保险产品入驻该公司:长信基金-宁波银行-永诚财产保险,广发基金-招商银行-永诚财产,总计持股比例为2.91%,加上永诚财产以自有资金持股1.28%,永诚财产投资总计持有哈投股份4.19%的股份。
万能险监管逐步强化
去年君康人寿大举增持上市公司股份后,股价下跌出现巨额浮亏。君康人寿去年年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君康人寿总资产达623.9亿元,同比增加152.8%;年度净利润为0.6亿元,同比下降了93.8%。
净利润缩水的同时,君康人寿保费收入出现大幅上涨。慧保天下指出,2015年君康人寿共实现规模保费收入247.06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15.53%。为吸引客户,该公司的一款万能险的结算利率甚至达8%。投资大幅亏损令不少业内人士担忧君康人寿出现偿付危机。
第一创业证券分析人士指出,目前险资举牌上市公司资金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是保险公司销售的保险产品,尤其是具备保险与理财的投连险、万能险产品;二是保险公司的自有资金;三是其它通道资金。其中,具备保险与理财功能的投连险、万能险产品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宝万之争”将万能险投资二级市场推到风口浪尖。分析人士指出,通过万能险账户在二级市场购买股票最大的隐患是资金期限错配,收益率不匹配。为了偿付保费,保险机构激进投资,容易出现偿付能力危机,流动性危机及其它不可控风险。
第一创业证券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监管部门正加强对万能险的监管,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强化保险机构信息披露要求,监管层日前发布了《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信息披露准则第3号:举牌上市公司股票》;二是强化偿付能力制度和体系建设,“偿二代”监管体系的设立极大提高了保险监管水平,在国际金融监管新秩序的建立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强化高现金产品监管,加强保险公司资产配置审慎监管;四是统一监管。
“负债+资产”两端承压 险资料更注重股市投资
保险业数据表明,压力正同时加载于负债和资产两端,而资金运用方面的风险在市场波动过程中尤需警惕。分析人士认为,险资投资收益率下降对保险公司退保形成较大压力,同时由于行业综合成本率较高,主要经营利润来自于投资收益,将会对险企利润产生较大影响。2016年保险公司经营利润或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行业保费收入会取得较大增幅,但在投资收益下行的背景下,预计明年行业保费收入增速明显回落。受资产荒影响,保险公司会更加重视股票市场。
面临双重考验
2016年保险业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面临负债端和资产端的双重考验。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下降,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125629.30亿元,较年初增长12.37%。实现资金运用收益2944.82亿元,同比减少2160.30亿元,下降42.32%。资金运用收益率2.47%,同比下降2.69个百分点。其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余额合计16959.44亿元,占资金运用余额的比例为13.50%,较一季度末下降0.53个百分点,较年初下降1.68个百分点,实现收益241.44亿元,同比减少2612.10亿元。
保险业经营效益也有所下降。上半年,保险公司预计利润总额1055.86亿元,同比减少1241.99亿元,下降54.05%,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24个百分点。分析人士认为,无论是从负债端还是资产端来看,之前保险业的快速发展都使基数明显增加,而2016年市场环境的变化影响到保险业两端,相应规模缩减已有所体现。
实际上,此前的行业统计数据已经显露出“两端承压”的苗头。截至一季度末,资金运用余额119942.74亿元,较年初增长7.29%。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合计占比14.03%,较年初下降1.15个百分点;资金运用收益共计1385.47亿元,资金运用平均收益率1.20%,同比下降1.03个百分点。
资金运用方面的风险在市场波动过程中尤为应当警惕。监管部门表示,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和创新,不可避免带来更多、更复杂的风险,三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投资冲动与投资能力不足的矛盾仍然存在;二是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相对欠缺;三是存在道德风险。监管部门将着力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特别是对重点风险领域和重点风险公司的风险监测工作,同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工具,结合“偿二代”发布实施强化偿付能力硬约束,利用资本约束引导保险资产配置,并加强现场检查和处罚。
注重权益投资
东北证券分析师高建认为,整体来看,上半年产险和人身险业呈两极分化的走势。当前行业投资端压力较大,对全年净利润产生负面影响,预计全年投资收益约为5%,但保费收入依旧保持两位数增长。
平安证券分析师缴文超认为,受市场波动影响,预计2016年保险行业投资收益率在4%-5%之间。险资投资收益率的下降对保险公司退保形成较大压力,同时由于行业综合成本率较高,主要经营利润来自于投资收益,将会对险企利润产生较大影响。2016年保险公司经营利润或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缴文超表示,在维持分红险、万能险吸引力不变的前提下,保险公司压力陡增。在利率下行、各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的背景下,理财类保险产品需要与银行类理财产品等竞争。由于投保人对于理财类保险产品收益率具有较强敏感性,保险公司不会轻易选择降低产品预计收益率。同时,保险公司还面临较大的退保压力,对现金流也产生一定的压力。
另一方面,在市场利率不断下行背景下,债券收益率逐渐走低且信用违约频发,险资配置银行存款及债券比例不断减少。而股票市场没有大行情,险资逐渐转向另类投资中的海外投资和基建投资,资产荒背景下险资配置较为困难。缴文超预计,2016年行业保费收入会取得较大增幅,但在投资收益下行的趋势下,预计明年行业保费收入增速将明显回落。受资产荒影响,保险公司会更加注重股票市场,2016年下半年可能继续举牌蓝筹公司。
投资,保险资金,保险公司,保险,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