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可蓝展望2020,艾可蓝未来发展?

    行业格局和趋势
      公司属于发动机尾气后处理行业。发动机尾气后处理应用于以内燃机为动力源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等领域。
      从我国发动机尾气后处理市场发展阶段来说,发动机尾气后处理产品主要还是应用于道路机动车行业,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尾气后处理市场尚在起步阶段。
      1、公司所处行业发展的现状
      (1)排放标准不断升级,产品升级加快
      汽油车对TWC的应用较早,产品在市场的应用相对成熟。与汽油车相比,柴油车尾气后处理市场则显得相对滞后,柴油车国Ⅳ标准实施时间较预期一再推迟。自2014年开始,柴油车排放标准升级较快,后处理产品升级加快。非道路移动机械及船舶排放标准也已在近几年陆续推出并在不断深入实施,相关后处理产品将不断推出并升级。
      (2)排放升级行业竞争加剧,推动行业洗牌
      尾气排放标准的升级为行业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行业竞争加剧,技术要求日益提高,推动行业洗牌。尾气后处理产品成为发动机的标准配置,环保排放水平成为机动车和发动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3)柴油机后处理挑战巨大
      从产品上看,柴油机尾气后处理产品较汽油机复杂;从价格上看,排放标准越高,满足其要求的产品则越昂贵,在发动
      机成本中所占比例越高;从技术上看,机动车特别是柴油车国Ⅵ标准对后处理技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国内企业生产的
      柴油车国Ⅴ产品在市场上已批量应用,已取得一定的减排效果,但迄今尚无柴油车国Ⅵ产品的大规模应用经验,技术升级迫
      在眉睫。
      (4)区域发展不平衡
      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区域和城市先行先试更高的排放法规,这意味着在同一时间点,市场上生产和销售不同排放标准的产
      品。这些发达地区不仅针对新生产和销售的机动车提前实施更严格的标准,在高污染车的治理方面,也倾向于采用更严格的
      管控措施。
      (5)非道路移动机械及船舶尾气后处理市场可期
      我国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用柴油机将随着国际、国内排放标准的要求不断升级,需加装机外尾气后处理系统。该类市
      场的拓展将给发动机尾气后处理市场带来良好的增长空间。
      2、行业的竞争格局
      我国机动车尾气后处理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随着国家不断升级机动车排放标准,一方面外国公司加大力度在国
      内开发市场和投资建设,另一方面市场的迅速扩大也为国内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并加快了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1)汽油机尾气后处理市场竞争格局
      乘用车绝大部分为汽油车。由于合资品牌整车厂对尾气后处理产品经验比较丰富,且多为全球采购,对供应商的技术、资金实力要求相对较高,市场主要由外资企业占据。据《2018年中国内燃机工业发展报告》分析,2018年度中国乘用车所用三元催化剂约3,500万升,大部分市场份额为外资品牌如庄信万丰、巴斯夫、优美科和科特拉等占据。
      (2)柴油机尾气后处理市场竞争格局
      相对汽油机尾气后处理市场,柴油机尾气后处理在国内的批量应用较晚。柴油机主要配套各类商用车,国内的商用车市
      场主要为自主品牌企业所占据;同时,商用车的购买第一要素是性价比,对产品价格敏感度高,国外柴油机尾气后处理产品的价格较高。因此,国内柴油机尾气后处理厂商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3、行业的利润水平
      汽油机尾气后处理产品推广较早,市场已较为成熟,竞争较为激烈,相对行业利润水平较低。随着排放标准的升级,对
      技术要求不断提高,成本压力不断增大,尤其考验企业的生产一致性、产品精细化和成本控制能力。如果自主品牌企业不能与时俱进,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柴油机尾气后处理起步较晚,市场的竞争充分程度不如汽油机后处理,且产品结构复杂,种类多样,技术门槛高。就目前来看,柴油机尾气后处理行业利润水平总体较汽油机高。具体到柴油机尾气后处理技术,其
      核心技术包括各类催化剂技术、电控技术、系统封装集成技术和整车匹配标定技术等,全面掌握以上核心技术的企业往往具
      有较高的盈利能力和较好的成长性。
      4、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①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发动机尾气后处理行业属于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受到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在国家强制执行

    时价预警

    详情>
    • 江恩支撑:27.17
    • 江恩阻力:30.57
    • 时间窗口:2022-09-13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艾可蓝知识问答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