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A+H”券商股要来了 国联证券闪电过会!5位高管都曾任职中信证券
摘要: 从宣布重启A股IPO到顺利过会,国联证券仅用了4个半月。8日晚间,证监会公告宣布,第十八届发审委2020年第66次会议审核通过国联证券的首发申请。早在2015年7月,国联证券就通过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从宣布重启A股IPO到顺利过会,国联证券仅用了4个半月。
8日晚间,证监会公告宣布,第十八届发审委2020年第66次会议审核通过国联证券的首发申请。
早在2015年7月,国联证券就通过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成功发行4.02亿股H股,净募集资金30.97亿港元,折合人民币24.44亿元。该公司注册资本也顺势从15亿元增加至19.02亿元。
随后,国联证券又很快开始筹划A股上市。从2016年9月公布上市计划,到2018年10月因H股增发申请中止,再到2019年12月重启IPO进程,国联证券的上市之路虽一波三折,却马不停蹄,如今终于功德圆满。
四个半月闪电过会
8日,第十八届发审委2020年第66次会议审核通过国联证券的首发申请。根据公告,发审委重点就国联证券报告期内的业绩波动、资管业务风险、及经纪业务收入波动进行了特别关注。
2019年12月27日,国联证券曾宣称,经过多方考量,终止了H股再融资的相关工作,并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恢复A股IPO审查申请,并获得了监管同意。
但令人意想不到,此后国联证券的上市进程仿佛突然开启了倍速模式——从宣布重启A股的IPO进程,到如今闯关成功,仅过去不到5个月时间!
国联证券成立于1999年1月,前身是1992年11月设立的无锡市证券公司,2008年改制更名为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现已形成包括经纪业务、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及投资、证券投资及信用交易等在内较为完善的业务体系。在江苏、上海、北京、浙江等省市重要区域设立了13家分公司,87家证券营业部。
在2015年实现香港上市后,国联证券顺利登陆国际资本市场,该公司的总股本由15亿股增加至19.02亿股,注册资本由15亿元增加至19.02亿元。
或许正是由于H股上市提升了国联证券的社会影响力和行业知名度,资本实力的增强为其创新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国联证券很快又在2016年启动了A股上市计划。
“未来如实现A股上市,将打开两地资本市场的长期融资渠道,有助于公司提升法人治理、业务创新和抗风险能力,有助于扩大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根据2018年1月(最新)报送的招股文件,国联证券拟发行数量不超过 6.34亿股,即不超过公司本次发行股票后总股本的 25%,最终发行的总规模、募集资金总量将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七条主要募资用途
或许正是因为上会节奏很快,并且赶上疫情和年报的双重影响,国联证券此次并未更新招股文件,最近一版的招股说明书仍是2018年1月报送的。
文件显示,国联证券此次A股IPO募资计划用于7个方面,主要涉及优化线下网点,加大信用业务、自营业务、资管业务、场外业务投入,对子公司增资,以及加强风控和IT系统建设。
而对于先前在港股市场募集的资金,截至2019年末,国联证券已实际累计投入23.44亿元(已使用H股募集资金汇率按实际结汇汇率计算),具体使用情况如下:
(1) 约45.00%将用于进一步发展公司的融资融券业务,已使用人民币11.58亿元;
(2) 约20.00%将用于发展公司的其他资本中介服务,已使用人民币5.24亿元;
(3) 约15.00%将用于扩大公司的证券投资业务,已使用人民币3.86亿元;
(4) 约10.00%将用于发展公司互联网交易业务,现变更用途为计划设立香港附属公司的注资及其他筹备费用并补充本公司营运资金,已使用人民币0.34万元;
(5) 约10.00%将用作营运资本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已使用人民币2.76亿元。
可见,融资融券及其他资本中介业务,其实是国联证券近年来投入的主要领域,占比高达65%,其次才是自营业务及其他业务用途。
创新业务拓展升级
赶在宣布IPO重启的档口,国联证券公告了拟设立香港子公司的好消息。2019年12月27日,国联证券称收到证监会批复,拟以自有资金出资,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国联证券(香港)有限公司(简称“国联香港”),注册资本为港币3亿元。
“香港子公司获批设立,将成为公司国际化进程的又一里程碑。”彼时国联证券告诉券商中国记者,香港已经成为内地券商迈入国际化的重要跳板。而随着政策的放宽,大量企业有到海外上市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也希望参与港股市场。因此,券商在港设立子公司不仅可以涉足境外证券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又能满足客户对于香港良好的市场环境及多样化的产品的需求。
而到了今年2月,国联证券又与其他6家券商一起,成为首批获得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资格的券商,并在4月21日,顺利完成首批公募投顾客户的签约和交易,成为业内首家正式上线此类业务的券商。
“基金投顾业务是未来财富管理转型的重要方向,可以引导证券公司对客户的服务向专业化聚焦并形成差异化竞争。”国联证券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希望借此生成投资策略和构建投资组合的专业能力,建立员工资产配置逻辑体系和能力,帮助客户实现收益增长来带动整体管理规模的增长,全面提升国联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品牌形象。
国联证券在业务优化方面的发力,也在财务数据上有所体现。2019年报显示,国联证券实现收入、净收益及其他收入合计人民币21.24亿元,同比增长41.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5.21亿元,同比增长930.57%。
加速改革招兵买马
过去一年,国联证券同样也在加速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力引进专业化人才队伍。例如国联证券日前曾表示,此次负责基金投顾策略生产和基金筛选的团队就是来自市场化引进,其研究能力在行业中处于第一梯队,经历过市场的各种考验。
而在高管层面,国联证券的人才引进战略则体现地更加明显。
2019年6月,有着“金融打工皇帝”之称的葛小波正式加盟国联证券,现担任该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兼财务负责人,同时兼任华英证券董事、中海基金董事。
作为国内首批保荐代表人,现年49岁的葛小波此前曾在中信证券工作22年之久,历任投资银行部经理和高级经理,A股上市办公室副主任,风险控制部副总经理和执行总经理,交易与衍生产品业务部、计划财务部、风险管理部、海外业务及固定收益业务行政负责人,执行委员会委员、财务负责人、首席风险官等职务,工作能力可见一斑。
而除葛小波外,还有2位高管同样在2019年6月13日获聘为国联证券高管。其中,王捷获聘董事会秘书,汪锦岭获聘首席信息官,且两人已于2019年6月13日取得证券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批复并于当日履职。
此外,根据国联证券2019年年报,2019年11月21日,国联证券董事会还聘任了尹红卫、李钦为公司副总裁。二人已于2020年2月5日取得江苏证监局关于核准其高管任职资格的批复并于当日任职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5位新进高管此前都曾任职于中信证券。有分析观点指出,高管团队的整体变动体现了国联证券加速市场化改革,推进业务全面转型的决心。
“公司管理团队的核心成员拥有15-20年证券行业头部券商的从业经验,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国联证券也在2019年年报中强调,管理团队在证券和金融服务行业具备丰富的经验、卓越的管理能力和前瞻性的战略思考能力,特别是管理团队在境外和跨境业务领域的经历将有助于公司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开辟新的业务增长领域。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国联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