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视科技赴港上市:抢跑“AI四小龙”冲刺IPO
摘要: 旷视虽然上市抢跑成功,但问题也很严重:公司负债超百亿,半年亏损52亿。 文/左远良8月25日晚,国内AI独角兽公司旷视科技在港交所递交IPO招股文件,正式对外公开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计划,高盛、JP
旷视虽然上市抢跑成功,但问题也很严重:公司负债超百亿,半年亏损52亿。
文/左远良
8月25日晚,国内AI独角兽公司旷视科技在港交所递交IPO招股文件,正式对外公开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计划,高盛 、JP摩根、花旗为联席保荐人。
旷视在香港上市将采用同股不同权的架构,股本分为A类股份及B类股份。A类股份每股可投10票,B类股份每股可投一票。
记者了解到,旷视是一家提供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方案的创业公司,一度与商汤 、依图 、云从三家公司被外界并称为国内“AI四小龙”。成立8年历经9轮融资,旷视在递交港交所申请书后,有望成为“AI四小龙”中第一个家冲刺上市的公司。
从招股书透露的信息来看,旷视的团队背景强大,技术获奖不少,更有多家巨头参与融资。不过在财务数据上,旷视2019上半年亏损达到惊人的52亿元人民币,权益总额一栏显示负债100多亿元,这到底是为何?
2019 年,AI 落地难、AI 赚钱难一度引发大众关注。此次旷视科技的招股书中也可以看出目前人工智能企业存在的一些困境,包括落地场景有限、商业大客户集中且 " 难啃 "、技术研发投入大等。从长期来看,人工智能依然有较大的前景。
1
旷视青年创始团队
资料显示,旷视科技由印奇、唐文斌、杨沐三人2011年创办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000931),印奇担任旷视科技的董事长兼CEO、CTO为唐文斌、杨沐为高级副总裁,三人占股分别为8.21%、5.9%、2.72%。
印奇今年31岁,于2010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获得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并于2013年5月自哥伦比亚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计算机传感)硕士学位。在创立旷视科技之时,印奇还不到24岁。
△ 旷视创始团队 来源:旷视官网
公司另外两位创始人唐文斌、杨沐都担任执行董事,分别为32岁、30岁,都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公司CFO王海桐女士今年35岁,2018年1月加入旷视。
年轻的团队带来的是鲜活的创新能力。近年来,旷视公司创新成果颇丰,已经在学术界斩获了不少的奖项。
自2017年初以来,旷视在各项国际人工智能顶级竞赛中累计揽获22个项目的世界冠军。尤其是在过去两年中,旷视团队参加了计算机视觉国际竞赛COCO的八项赛事,取得了7项第一名和1项第二名。
2019年,旷视团队于2019年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获得四项挑战项目第一名,并于NTIRE 2019权威真实图像降噪挑战中荣获第一名。
旷视这家公司也受到了国外媒体和调研机构的认可。2017年和2019年,旷视两次获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国外统计机构CB Insights将旷视列入2018年及2019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初创公司100强”。
旷视还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其他AI公司合作,共同建立了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并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等中国顶尖大学设立了联合实验室。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ipo申请递交后,清华“姚班”背景的旷视团队,将在未来手握资本和技术两张王牌,有望为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带来崭新的视角。
2
政府机构是最大的金主
此次招股书还披露,旷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及软件能力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Brain++ 深度学习框架、算法及平台软件。人工智能赋能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个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供应链物联网。
深度学习算法为核心,作为驱动四大业务领域的驱动力。其中,个人物联网,包括 Face ID 及 Face++ 开放平台等其他 SaaS 解决方案以及智能手机等个人设备解决方案;城市物联网,通过算法软件及人工智能赋能的传感器,将城市空间数字化;供应链物联网,包括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和智慧零售解决方案。
招股书显示,近 3 年来,城市物联网的解决方案在三项收入中占比最大。2017 年、2018 年以及 2019 年上半年,该项收入为 1.68 亿元、10.57 亿元、6.95 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 53.6%、74.1%、73.2%。
这也意味着,政府机构仍是旷视产品的主要买单者。
第二大收入项为个人物联网业务。2016 年该项业务收入 4900 万元,占总收入的 72.5%。2017 年、2018 年、2019 年上半年的收入分别是 1.45 亿元、2.7 亿元、2.07 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 46.1%、18.9%、21.8%。
据灼识咨询报告称,按 2018 年收入计算,旷视科技在云端人脸识别身份验证解决方案市场逾 60% 的份额。2018 年在中国制造生产的配备身份验证功能的安卓智能手机中,超过 70% 使用了旷视科技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设备解锁解决方案,小米、OPPO、vivo 均是其重要客户。
相比之下,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自 2018 年才产生收入,且收入规模不足亿元,在总收入中占比 7%。2019 年上半年,该项收入仅为 4700 万元。
在这些收入中,2018 年及截至 2019 年 6 月 30 日止六个月,旷视科技的前 20 大客户分别贡献总收入的 44.7% 及 57.1%。这些客户包括金融科技公司、 银行、智能手机公司、第三方系统集成商、政府机构、物业管理者、物流公司等。
具体来看,2016 年、2017 年及 2018 年与截至 2019 年 6 月 30 日止六个月,其五大客户合计分别占总收入的 41.7%、24.9%、22.0% 及 34.1%。这些客户是中国智慧城市管理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商、中国智慧物流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商、中国电信服务供应商 。
如此看来,大客户的策略虽然能带来较大的订单金额,但存在客户谈判难、客户集中等风险。而这目前也是多数人工智能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旷视愿景是构建驱动百亿台智能设备的物联网生态系统,正如印奇在招股书的公开信中所写:这将会是一场“人工智能造福所有人”的无限游戏。
不过,引领AIoT的落地所需要耗费的时间与心力却是一场持久的战役,对于旷视而言,需要面临的是来自各行客户对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大规模接受的漫长磨合期。
3
烧钱研发入不敷出?
根据招股书披露,2016年、2017年和2018年,旷视营收分别为6780万、3.132亿和14.269亿,复合增长率达到358.8%。相对应的亏损为3.428亿、7.588亿和33.516亿。2019年上半年,营收为9.49亿,亏损约为52亿,同比增长率613.3%。
由此可见,近3年来旷视营收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而亏损额的增长速度和额度均超过营收额,这一数据也引来诸多质疑和担忧的声音。旷视在招股书中解释,亏损主要由于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以及持续的研发投资。
研发是旷视最主要开支项,2016年到2018年,旷视的研发开支分别为7816.5万、2.05亿和6.13亿,复合增长率约300%。
研发之中,最贵的是人才。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旷视研发方面员工为1432名(整体员工的61%),相应福利开支为3.09亿,占整体研发支出的66%,平均年薪43万。
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导致亏损,这样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小米、美图等港股上市的企业报表中,此亏损并非实际经营业务中的亏损。具体是指公司融资的过程中,经常使用可转换可赎回的优先股。在后续的发展中,因为公司估值快速增长,产生了相应公允价值变动,从而产生收益或亏损。
△ 旷视招股书披露的资产状况
这其实是会计准则导致的,因为优先股既可能划分为负债,也可能分为权益,而旷视将其归类为负债,并且以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负债,如果随着公允价值上升而增加,对应着就在损益表中产生亏损,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旷视在权益总额一栏显示负债100多亿元。
今年上半年完成D轮融资旷视估值达到40亿美元,这也是招股损益表中旷视亏得最多的半年,也就是说,在会计术语中显示亏损的越多,恰恰表明这是优先股的估值上涨最快的时期。
经过调整计算之后,旷视科技在招股书的报表中表示,2018年已经实现了盈利。2016年和2017年的亏损分别为9200万元及1.42亿元,而2018年净利润为3220万元,2019年上半年已经超过上一年全年盈利,净利润为3270万元。这在AI独角兽企业之中,已经是难能可贵的成绩。
在AI公司估值、营收和盈利经受质疑的当前,旷视以盈利状态IPO,对行业的意义也不言自明。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媒体训练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赢家财富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公司,2019,人工智能,2018,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