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产利多效应有限 很难实现预期效果
摘要: 虽说欧佩克减产有助于缓解原油供给过剩难题,但笔者担忧其苦心营造的良好供需格局也将令页岩油受益,从而恢复美国页岩油产量,削弱欧佩克减产带来的正面效果,最终限制油价的上涨空间。欧佩克产油国虽达成减产协议,令油价受益迎来上涨,但笔者认为这仅仅反映了表象利多,而深层利空隐患已经酝酿形成,因为减产也会带来页岩油产量的快速回升,进而限制油价后期的上涨空间。
减产利多效应有限
在11月底举行的维也纳会议上,欧佩克成员国8年来首次达成减产协议令市场大感意外,利多因素刺激国际油价在近几日连续拉升。其中,纽约原油自45美元/桶一度上涨至52美元/桶上方,创2015年7月以来新高。虽说欧佩克减产有助于缓解原油供给过剩难题,但笔者担忧其苦心营造的良好供需格局也将令页岩油受益,从而恢复美国页岩油产量,削弱欧佩克减产带来的正面效果,最终限制油价的上涨空间。
美元加息周期已经形成
上周五,美国劳工部公布的非农就业情况继续呈现向好态势。尽管11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加17.8万,低于预期的增加17.5万,但最新统计的失业率仅为4.6%,低于预期的4.9%,创2007年8月以来最低水平。
鉴于眼下美国经济表现强劲(此前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包括通胀、制造业、楼市和消费支出均表现良好),几乎可以确定美联储将在12月加息。据了解,早前彭博社统计的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市场暗示,投资者押注12月美联储加息的概率可能高达100%。目前多数市场人士普遍预期,美联储会在下周(北京时间12月13—15日)举行的FOMC会议上进行年内第一次加息(至0.50%—0.75%)。虽说近期美元指数出现高位回调走势,但从长远来看,美元加息周期已经形成,对油价的负面制约不会消散。
减产很难实现预期效果
经过数月争论后,欧佩克成员国在上周三达成减产协议,同意自2017年1月开始将日产量减少120万桶,降至3250万桶,但减产幅度仅相当于全球产量的1%左右。具体来看,欧佩克第一大产油国沙特同意“忍痛割爱”,大幅减少产量,将日产量减少48.6万桶,降至1006万桶,第二大产油国伊拉克也同意将日产量减少21万桶,降至435.1万桶。此外,非欧佩克成员国俄罗斯竟然也同意减产30万桶/日,出乎市场预期。不过,伊朗并不在减产名单中,反而被允许将日产量提升至390万桶。
笔者认为,虽然欧佩克此举意在刺激低迷的国际油价回暖,但减产利多很难实现预期效果。一方面,此次欧佩克产油国减产幅度较低,仅为全球产量的1%左右,而各国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原油需求增加缓慢,较难从根本上改变油市供给过剩的基本现状;另一方面,美国页岩油将重获发展机遇,除了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表示会放宽对美国石油开采的限制之外,由于欧佩克减产主动让出的市场份额和苦心营造的价格上涨趋势,也会助推页岩油产量迅猛回升。
可以看到,此前国际油价的小幅回暖已经使页岩油钻井数呈现增长势头。截至12月2日当周,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增加3座至477座,为1月以来新高。在过去25周内,该国石油活跃钻井数已经累计增加了155座,一旦油价持续回暖,则会使页岩油增产幅度快速提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欧佩克减产带来的利多效应。况且当下美国页岩油生产成本已经较2014年水平缩减了近一半,具备更强的生存能力,如果更多的美国页岩油进入市场,这无疑将对油市供需关系带来新的冲击。
整体来看,欧佩克产油国虽达成减产协议,令油价受益迎来上涨,但笔者认为这仅仅反映了表象利多,而深层利空隐患已经酝酿形成,因为减产也会带来页岩油产量的快速回升,进而限制油价后期的上涨空间。
减产,实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