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茶酒
摘要: 在我国,茶叶有数百种之多,分为绿茶、黄茶、红茶、白茶、青茶、黑茶等,每一类都精心加工,制作考究。喜欢饮茶的人,通常会把茶具摆在茶桌的首要位置,以便随时迎接家中来往的宾客。而同样,那些精美的茶壶、茶
在我国,茶叶有数百种之多,分为绿茶、黄茶、红茶、白茶、青茶、黑茶等,每一类都精心加工,制作考究。喜欢饮茶的人,通常会把茶具摆在茶桌的首要位置,以便随时迎接家中来往的宾客。而同样,那些精美的茶壶、茶杯,尽管只是用来沏茶烹茶的用具,却往往能够显示出主人的品位。
在我们沂蒙山区,乡下邻里间串门,能够用茶待客的就算是热情的主人了。再不富裕的家庭,家中也备有一盒茶,好一点的是绿茶,次一点的是大叶茶。往往是,这边问一句客人“喝不喝茶”,那边一杯热气腾腾的茶便摆在了面前。有了茶,话题就扯得远了,一杯香茶掬在手上,今事往事,家事国事,大半辈子的经历,无话不说。直到把茶喝得色清味浅,客人起身告别,双方的话题才告结束。
古时候,有端茶送客之说。少时在收音机里听评书,记得一部评书里有这样一段情节:来客相见,仆役献茶,当事情谈完之后,便端起茶杯请客用茶。来客以唇触碰杯中茶水,然后放下,仆役高喊“送客”,主人随即站起身,客人也自觉告辞。然而在今天,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一般都不会让客人这样一走了之,而是只要一壶茶沏好,怎么着也得坐一会儿,方显主人的诚意。
乡下人喝茶也会品茶,但很少喝功夫茶,多半是用大壶大杯沏出红茶、绿茶,喝茶的方式也不太讲究,不像南方人那样,用什么品茗杯、闻香杯之类的器皿,高冲低斟,在丝竹弦乐中细细品味。乡下人喝茶,为的是遣时、解闷,更为的是解渴,一把大叶茶放进壶中,冲上滚烫的热水,一阵茶香氤氲之后,茶水的颜色就变成酽红色,这时取一只茶杯斟上,就这么守着一壶、一杯,守着一份平常的岁月,也颇怡然自得。
在乡村,过节的时候是需要备茶的,把新买的茶及精美的茶具摆好,等待客人前来串门。在此之前,茶不能事先沏在壶里,要客人来了随时沏上,表示茶是新的。酒也不能例外。先以茶敬客,再以酒敬人,这是乡下的规矩。乡下的节日里,总有几个亲戚要串一串门,这样才显出过节的气氛。亲戚串门,往往带了酒去,炒几盘家常小菜,与客人对斟。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既是过节,自然就得酒来助兴。北方人喝酒,讲究杯倒满,严格按照“酒要倒满,茶要半杯”的方式。这酒满茶半的说法,还有一定的来历。古时候,很多人是通过酒中下毒来取他人性命的,因此喝酒也怀着一丝忌讳。为了表示酒中无毒,主人故意把酒倒满,当与客人碰杯的时候,让对方的酒溅到自己的酒杯之中,然后一饮而尽,以此暗示对方酒中无毒,长此以往便成了待客的规矩。
一顿酒席间,更要两次上茶。客人来到,进门倒上第一遍茶,边喝边聊,菜肴做好上桌,大家你推我让地开始吃酒,酒足饭饱之后,再次沏茶上桌。这次上的茶就不必那么讲究,或可以是上次的“乏茶”,或也可以是新沏的茶。而这个时候的茶,既可以喝到客走席散,也可以喝到夜色阑珊。
俗话说茶禅一味,儒道互补,是茶与酒两种文化的交融。在古人眼里,茶、酒都是人间的圣物,所以在远古时候就形成了一套礼俗。尽管它们不能完全代表茶酒本身所蕴含的人生真谛,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而能够完美地继承它的,却是我们的乡村,我们的民间。乡村茶酒,体现的就是人情冷暖的一种过程。
客人,主人,串门,喝茶,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