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跨境金融服务上海自贸区正式启动 开展试点运行
摘要: 大宗商品有很强的金融属性,仓单则是大宗商品贸易金融的重要基础之一。
本月初,大宗商品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在上海自贸区正式启动。该平台由自贸大宗(上海)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惠付金融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以及万事达卡联手打造。作为革命性的支付生态系统,该平台是构建上海自贸区内一体化、全数字化交易服务平台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已吸引到新加坡星展银行、马来西亚联昌国际银行和上海银行等国内外主要银行开展试点运行。
大宗商品有很强的金融属性,仓单则是大宗商品贸易金融的重要基础之一。上海是中国铜最大的进口口岸,7月初的统计显示,上海自贸区目前铜的在库量约60万吨,铝约20万吨,镍约10万吨,铜库存量约占全球的57.39%。按照规划,上海自贸区还将建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贵金属、矿产、农产品、能源化工等国际交易平台,展开线上线下大宗商品现货交易。
得益于大宗商品“黄金十年”,国内的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交易突飞猛进,但也出现了不少由于风控体系不完善引发的负面事件。
这其中,仓单的重复质押、重复交易,是一个很突出的风险点。所谓仓单质押,是指企业将其拥有完全所有权的货物存放在仓储公司,仓储公司向企业出具仓单证明,企业再将仓单证明作为质押物交付银行,并向银行申请贷款。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自贸区内保税中资仓库的仓单信用无法得到银行的风控要求,因此很少有保税中资仓库出具仓单,只是出具存货凭证,通过实物过户方式支持贸易流通。而外资仓库如世天威、理资堂等,则凭借其信用优势为货主出具仓单,进而提供流通和融资的便利性,也因此,外资仓库甚至承揽了上海口岸约95%以上的铜存货量。
为破解这一难题,上海自贸区大宗商品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运而生。该平台对仓储业务进行全流程的系统性管控,可以向第三方如银行、贸易商等提供标准化和透明化的增信服务,确保电子仓单真实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形成具有高度中国信用的电子仓单体系,进而推动中资仓储资源对接中外金融机构。而基于真实贸易背景的电子仓单跨境贸易结算、跨境融资等业务,又可以为大宗商品交易提供高效便利融资和贸易通道,促进自贸区大宗商品交易繁荣,提高流动性。
此次,天津某交易所与上海自贸区大宗商品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签约,意味着大宗商品贸易金融服务走出了上海。天津某交易所副总裁刘宇表示,本次合作是天津贵金属交易所逐步建立自有仓单信用体系的开始,通过上海自贸大宗商品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的第三方增信服务和惠付公司国际化金融服务经验,使交易所现货仓库资源对接金融服务,对于增强交易所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有重要意义。
据悉,天津某交易所现货挂牌模式自今年6月上线以来,已发展现货会员和产业客户近百家,预计到今年底实现贵金属交收逾千吨,有色金属交收近万吨,初步形成集现货贸易、风险管理、融资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现货及现货衍生品交易平台。
大宗,跨境,上海,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