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成有余、创新不足 “200岁”西河大鼓须与时俱进
摘要: 发源于河北河间的西河大鼓是河北最具代表性的曲种之一,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但是由于守成有余、创新不足,传承这一拥有200年历史的传统曲艺,与时俱进、全方位创新迫在眉睫。内容守旧脱离现实一架
发源于河北河间的西河大鼓是河北最具代表性的曲种之一,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但是由于守成有余、创新不足,传承这一拥有200年历史的传统曲艺,与时俱进、全方位创新迫在眉睫。
内容守旧 脱离现实
一架书鼓,两片铜板,三弦琴一拨,好戏便开台。西河大鼓在清道光、咸丰年间发源于河间,流行于京、津、冀、鲁等地,曾名“大鼓书”“梅花调”“西河调”,上世纪20年代在天津定名为西河大鼓。
日前,第三届“中国河间西河书会”开幕演出及下乡惠民展演受到当地民众关注,《包公到河间》《一百单八州》等经典曲目悉数上演。然而,尽管台下座无虚席,但观众中“50后”“60后”居多,为数不多的年轻观众鲜有回应。
西河大鼓内容大部分为历史战争故事、历史演义、神话故事。中国广播说唱团曲艺作家、表演艺术家赵连甲表示,传统曲段针砭时弊,很受当时民众的喜爱,但老曲段没有被赋予新的现实意义,很难引起现在年轻观众的共鸣。
“现在,曲艺文学创作滞后拖累了曲艺现代化的进程。”河南省曲艺协会副主席、曲艺作家李广宇说。“创作守旧已经成为曲艺发展的主要障碍。”
“要促进曲艺的发展,吸引年轻观众非常重要。”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副所长田莉说。“只有与时俱进的好作品才有市场。”
闭门造车 “供血”乏力
西河大鼓以中长篇书目为主,200年来发展出150余部中长篇、370余篇小段传统书目。然而,目前“能”说唱的人少,“会”说唱的人更少。
“很多年轻艺人不会说书,只能说几个小段,凭借这些小段获了奖,但实际上并没有掌握说书的技巧。”李广宇说。
新生力量不足是曲艺发展的另一阻碍。受邀出席第三届“中国河间西河书会”的河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鲁银海介绍了享有“中国民间曲艺盛会”的宝丰马街书会的“造血”经验。
“曲艺学校要帮助学生拓宽技能面,要求学生掌握多个曲种,也要鼓励学生多参加曲艺活动。”鲁银海说。
李广宇指出,“书会是传播中长段曲艺书目的重要渠道。”俗话说“十书九不同,个人嘴里变巧能”,同样的书目在不同艺人的演绎下能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书会能够增强艺人的创作和创新能力,加快书目在艺人之间的传播。”
热闹有余 平台有限
河间西河大鼓书会已连办三届,书会期间名家齐聚一堂,艺人卖力,观众捧场,但是这样的盛况往往在书会结束后就戛然而止。
鲁银海指出,地方政府要把文艺发展融入地方发展战略中去,扩大曲艺影响力,“不能书会办完之后就没了动静。”
“曲艺曲种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组织和倡导。”田莉说,“对于鼓曲唱曲来说,要想办法广开渠道,让艺人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
鲁银海认为,西河大鼓要发展创新增值项目,曲艺比赛、曲艺旅游、曲艺展览、曲艺信息交易平台等项目都可以帮助艺人增加曝光度和表演机会。他建议,文化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地方政府应形成合力拓宽地方曲艺发展空间,推动民间曲艺发展。
曲艺,发展,艺人,河间,大鼓